其妙道:“兴化在什么地方?有姓鲁的名人吗?鲁肃,还是鲁迅?”
“你别瞎扯。”唐清华摆手道:“不要误导人,鲁肃也就罢了,鲁迅可是姓周的……”
“废话,我当然知道。”俞飞白没好冇气道:“指不定,这个鲁公也是笔名。”
“一边去,少来扯淡。”唐清华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未必……”
与此同时,钱老若有所思道:“鲁公不是笔名,然而也有可能是封号。”
“封号?”王观一怔,忽然反应过来:“鲁国公?”
“历史上的鲁国公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
周老沉吟道:“比如说唐代的颜真卿就封过鲁郡公,说起来也能称为鲁公。另外还有宰相韦温曾封鲁国公,晚唐时的孔纬也是鲁国公……”
“对了,就是这个颜鲁公。”
听到这里,俞飞白惊喜交集道:“难道说,这是颜真卿的手笔?”
“飞白,你多想了。”王观无奈提醒道:“不要忘记了,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人,而澄心堂纸是五代才发明的。最重要的是,唐代哪来的大观太清楼帖?”
“对喔!”俞飞白拍了拍脑袋,及时醒悟过来:“也就是说,这个鲁国公,应该是在五代以后的人。不,应该说是宋代人。”
“宋初名将曹彬,就曾封为鲁国公,不过这人是武将,不以书法闻名。另外他与兴化也没有什么联系,而且他死的时候,大观帖还没出现呢。”钱老低头想了下,突然笑道:“易之,我突然想到一个人,不仅出生地在兴化,也被赐封为鲁国公……”
“我也想到了。”这时,周老有些兴「冇」奋,也有几分踌躇道:“是他吗?如果是他的话,确实很有可能。毕竟他晚年改学二王字帖,书风笔法姿媚,字势豪健,颇具二王风采。当然,最主要是他有这个时机、动机、先天条件……”
“周老,您说的到底是谁呀?”俞飞白心急,连忙问了出来。
“这个人,你们肯定知道。”
周老笑着说道:“很有争议的一个人,有人说他是祸国殃民的权臣奸佞,也有人说他是战战兢兢如履bó冰,专门为皇帝收拾烂摊子的忠臣良臣。反正这人在政治上饱受讥诽,但是在书法上的成就却十分的不凡,堪称一绝。不过,由于骂他的人多了,大家不太情愿认同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绩而已……”
在周老述说的时候,王观等人的脑子飞快运转起来,不断的汇集相关信息,收罗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最终锁定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