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章讨价还价(2 / 4)

一番风流快活。

转天顾伟奇到了公司以后,先看了下公司去年的业绩,和财务报表。去年公司共计拍摄影片23部,比1981年的时候增加了两部,全球票房高达112亿港币,纯利润更是达到了65亿港币。尤其是“赌神”、“赌圣”等影片牢牢占据香江年度票房榜前十。反观“新艺成”、“嘉和”和江河日下的“劭氏电影公司”以及“黑马国际电影制作公司”因为正治原因闹得利润不增反降。

而随着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劭氏电影公司”再一次减少了拍片投入和计划。说起来劭氏影院现在也的确是不行了,僵化的大片厂制度根本跟不上新崛起的“东莱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去年投入重金打造的“星际钝胎”更是扑街得一塌糊涂,不但在票房上亏了血本,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劭氏的招牌受损。再加上由劭大亨的小妾在劭大亨耳边吹风,不断的劝他放弃电影,把资源和发展重心转移到电视业上,让他心中也有了放弃劭氏的念头。

不过劭大亨却是心有不甘,毕竟他以电影起家,曾是雄霸香江影业的一代娱乐大亨,因此虽说减少了拍片计划和经费。但是并没有结业,任其拖着一口气就那么吊着。同时听说顾伟奇回到了香江,便给他打电话约出来喝茶。当然了,名义上是喝茶,其实还是想跟他继续合作投拍电影。要知道双方合作拍摄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和“八星报喜”这两部影片可是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顾伟奇在接到劭大亨电话的时候,正在翻看去年有关于“白金奖”的举办和获奖情况。

去年因为“东莱公司”的带动,香江影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繁荣期,拍摄的电影比之81年多了将近50部。但是真正能够在影院上映的却只有100多部。不过香江本地区的总票房却是高达近10亿港币,比之81年还增加了不少。是真正进入了繁荣时期,也正因如此,无数热钱涌入电影这个暴利行业,却是在无形中进一步催化了电影业的发展。

在原时空中香江82年的全年总票房收入是4亿多港币,后座票价为12港币。而在81年的时候总票房还不足2.5亿呢,毫无疑问82年的电影业是令人鼓舞的一年,因为全年的总票房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更要将近十部高达千万的票房。但最辉煌的却是莫过于“最佳拍档之光头神探”这部电影,不但是首部超过2000万票房的影片,更是香江开埠以来入场人次最高的电影。以后座12港币计算,就意味着有超过200万人次曾入场观看,而彼时香江的人口却都只有500万,

另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