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梅艳方生产以后,顾伟奇就每天陪着她,各种工作都交给了手下人打理。
就这么一转眼就过去了十天,眼看着梅艳方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天顾伟奇便决定把她接回家慢慢调养。毕竟医院里的气味很不好闻,而且各种病人都有,待的时间长了也不太好。而且远不如家里的环境那么好。
不过就在几人上了车的时候,却看到武侠泰斗金勇和一位老者正陪着一位面色蜡黄,双目无神,精神颓废的中年人从一辆黑色轿车上下来。不由目光一闪,凝目仔细看了下就大吃了一惊,因为那老者竟是本名陈文统,笔名“梁羽生”的武侠大家,而那位面色蜡黄,脚步虚浮的中年人却是文笔才情独具一格的台弯武侠著名小说家,本名熊曜华的“古龙”。
顾伟奇没有想到,竟然会在此地碰上这三位武侠小说领域的三大泰斗。说起来从50年代一直到20世纪末武侠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若论贡献之大,就不得不提梁、金、古这三位武侠小说宗师。
尤其是梁羽生以一部“龙虎斗京华”更是开创了先河,说起来那还是50年代的时候,太极门的掌门和白鹤门掌门之间的一场擂台比武,引发了整个香江市民对于武林门派的好奇,更引起了众多文人对于武侠小说创作的积极热情。
而梁羽生就此率先写出“龙虎斗京华”连载于报纸上,一时间洛阳纸贵,一发不可收拾;而素有香江四大才子的金勇眼见武侠小说竟如此受人欢迎,亦不甘示弱地也加入了武侠小说创作中,同样大获成功。
梁羽生、金勇先后名利双收,赚取了惊人的稿费,刺激了大量香江文人投身武侠小说创作。而香江武侠小说的畅销,也开始吸引了台弯作家争相模仿。可以说整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武侠小说市场空前的赚钱效应,吸引大量作者踊跃创作,这才形成了后来在华夏影响深远的武侠文化。
不过到了80年代,武侠小说市场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苗头。彼时梁、金两位先生已经封笔。至于颇具才情,文笔、故事布局均堪称一流,以及擅长以曲折离奇的剧情吸引读者的古龙却因为在1980年的时候,身负重伤,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之下写出来的小说销售量也不太佳。
据顾伟奇所知,传闻古咙之所以负伤,是因为在1980年10月某天的时候与其名下宝龙电影公司的骨干成员在太北的北投区吟松阁寻欢作乐。结果遇到了同行台弯的金马奖大导演柯俊熊带着一群道上混的一伙人喝酒。
柯当时喝得兴起,便让手下喊龙一道来喝酒。结果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