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仓”香江最大的现代化码头(货运港),包于刚在李超人的帮助下调动近百亿资金跟香江四大洋行之首怡和集团打起长达1年多“九龙仓”收购战。
就在这场收购战到了最后关头,怡和旗下置地集团抽调所有资金把股票抬高到100元每股,包于刚只剩下5亿现金了,要想控股九龙仓还差15亿现金。最后在好友香江最大企业汇丰银行洋人总经理沈粥支持下获得15亿港币贷款,一举收购了九龙仓,把怡和旗下的置地集团打得元气大伤,这次战役轰动了整个香江,大长了华人志气,打击了英资财团的嚣张气焰。
而九龙仓这场收购战让包于刚胜利的同时也成就了幸运儿李超人,在包于刚的支持下汇丰银行配合下,李超人一石三鸟(75年和记黄埔陷入困境,老总祁德遵经营失败下台把股份卖给大债主汇丰银行,后者注资1.5亿给和记,拥有了35%和记股份。
不过作为银行机构又不允许经营非金融机构事业,汇丰银行也想找人接手。79年,李家诚用1000万九龙仓股转让给正在暗中收购九龙仓的包于刚,换取汇丰银行股东包玉钢促成汇丰银行以超低价转让9000万股(35%)和记黄埔股份给李超人。
李超人获得35%股份后又暗中大量吸纳和记黄埔股份,到80年李家诚收购到和记黄埔超过42%的股份,就这样李超人的长实集团(市值才十多亿)以蛇吞象只用6.93亿的流动资金和贷款(还是汇丰银行贷的)控制了市值60亿的和记黄埔,把和记黄埔的主席祁德嚎(祁德遵的弟弟)气得吐血。
此举成就了幸运儿李超人,而李也就此一举成为香江十大华人富翁(这在后世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用不到7亿现金和贷款买到市值30多亿的股票)。85年,包于刚又以5亿星加坡币(约合30亿多港币)夺得四大英资集团之一会德丰控股权,成为继李超人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英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江人。
而汇丰银行之所以要帮助包于刚和李超人,主要是跟内地改革开放、中米建交、97年香江新界租借到期等有关。要知道汇丰银行大部分业务和根基都在亚洲,在英邦本土它可竞争不过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这些大型财阀。
而且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渣打银行,渣打银行(就是后世在纸-币上画条龙当港币那间银行)可没有对中国干过什么大坏事(解放后西方大部分银行被赶跑,渣打银行从49到76年还在魔都正常经营),汇丰银行却曾对近代华夏经济进行过隐性掠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