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折射而已(3 / 4)

超品鉴宝 武争 3360 字 2021-06-17

奉为大师的崇拜,更加在他们的古玩店里,搁着的竹刻艺术、竹刻鉴赏、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等等古玩著作,就是这位大学者的作品。

赵文友这会说道,“王先生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玩出了文化,甚至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

“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潜心发掘濒临失传的冷门学问,不仅填补了中国工艺史上一段长时间的空白,更为现在的藏家与研究者,提供了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

“玩即学,学亦玩,这就是王先生的境界。”武老嘘唏感叹道:“我有幸得到他的指点,否则我在古玩行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我是做不到了。不过,我也不强求你们能够做到。只是希望你们学习王先生这种边玩边学的态度。不要太过注重文物的价值,而是更多的了解文物蕴含的文化意义。”

“再比如说,这枚紫檀阴沉木珠。他看起来复杂,实际上就是一个浅显的折射原理。但其他的学问还是需要边玩边学。”

说起来。虽然武老解释了这画出现的缘由,但是其实还是有一些问题无从察起了。就比如说珠子放进水中,没有人去碰触,它为什么会自动旋转?又比如古代的匠师,以珠子纹理微雕图案之时。又是怎么把握水中的折射度的?仅仅是猜测,臆想,那还真的太难。包括一些其他的疑惑。

“武老,你能看出,这珠子大概是什么年代吗?”赵文友最终还是要对这宝物进行一个断代,这也涉及到了它最终跟韩冲的神画的一个比较。

武老沉吟了下。

“很难。”

“珠子本身的材料,就是在地下埋了几千几万年的阴沉木,就算是用科学仪器,最多是能够鉴定材料的年份。至于是什么时候,用阴沉木琢磨成珠子。微刻上图案,那就难以鉴定出来了。”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珠子成型的时间,必然是在春秋战国以后。”

众人轻轻点头,听起来这好像没说什么,但实际上就是如此,这也是鉴定的证据之一。毕竟,总是先有老子西游的事迹传说,才会有人在珠子上刻画这样的图形画像。

春秋战国之后,必然了。

“春秋战国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你们可以想象,在这两千年来的某个时期,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大师,可能是技术的积累。也有可能是灵光一闪。他或许不懂什么是物理、浮力、折射,但是并不妨碍他利用这些原理,制作出这枚震古烁今的紫檀阴沉木,老子西出函谷关。”

武老的语气之中,有惊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