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便多有一战覆没十余万的惨败,薛仁贵败于大非川,李敬玄、刘审礼败于西海,损兵动辄十数万以上的,这些兵士不全是死亡,兵败被俘的将士数以万计。”“此后安史之乱后,唐势力中衰,吐蕃乘势扩张,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与中原的联络被切断,河西诸多州县皆尽陷于吐蕃之手,这些世代居住的汉人,也被吐蕃所控制。”“普通的汉家百姓,成了逐水草、牧羊马的高原人,通文墨的士人,则被吐蕃王庭录为家臣……”“三百余年的时间里,汉人世家转化为了吐蕃部族,如今吐蕃部族中有许多原本是汉家苗裔,这点没什么不好承认的!”乜罗对于历史不了解,对于现状很了解:“原来如此!不瞒相公,我家祖上,例会汉言,多识文字,很可能就是汉家苗裔啊!”既然自己不是赞普后裔,那有汉人血脉也不错,毕竟他汉话标准,确实通晓汉人文化,朝廷若是真要支持他,别说祖上是汉人了,现在认祖归宗,叫一声义父都是可以的。乜罗既然懂事,狄进微微颔首,露出一分亲近之色:“我于朝堂上提出的对夏策略,是‘和党项,灭李氏’,你可知晓”“下官当然知道!”乜罗宏声道:“相公并未因李氏一家之叛,波及党项各部族,实在仁德!”狄进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若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亦是我等之愿,然先帝对李德明诸多宽厚,他却忘恩负义,更养出了李元昊这等豺狼之辈,李氏必灭,河西也该回归中原所属!”“即便收服了河西地区,生活在那里的依旧是党项人,统治他们的肯定也要有党项人,因俗而治,化夷为汉,才是统治的关键!”“此等方略,我在朝一日,便会矢志不渝地贯彻下去,党项如此,吐蕃亦如此!”乜罗看着这位年轻的面庞,绯袍银鱼的荣耀,执掌一路军政的权势:“相公英明,下官佩服!”事实上,如果是那种武臣,哪怕是出身番人的折家,乜罗也绝对不会与之合作。今日一软弱,明天等待对方利用完毕,说不定就对自己的番部举起屠刀,提着人头去换功劳了,这样的武人太多了,谁敢跟他们合作换成一位年迈的文官高层,乜罗同样担心人亡政息。毕竟这等大事都不是短期能够完成,有时候长达数载乃至十数载,也许那德高望重的相公本不愿毁诺,可生老病死,由不得己愿,换一位宰执过来,又是怎样的态度就说不准了……而眼前这位年轻的相公,无论是从年纪、地位还是权势保障来说,都是最好的合作对象,乜罗此时此刻甚至萌生出一种庆幸之感。如果有朝一日,他的成就远远超出了今日河东番部首领,那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到这里,他干脆拜倒:“下官愿追随狄相公,平李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