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执怎么就拿捏不了一个小辈呢?(3 / 4)

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3602 字 9个月前

,一旦恨上了某个人,咬一口可疼得很,才会有了刚刚恰到好处的挑拨。

不得不承认,对于狄进,他已经有了厌恶之意。

倒不完全是对方青云直上的势头,夏竦历任地方,功绩卓著,如今又拜参知政事,毋须嫉恨一個小辈。

关键在于,他堂堂副宰相,竟是完全拿捏不住对方,反倒隐隐吃了好几次瘪!

最初举荐御史言官,狄进不受,转而入馆阁修《唐书》;

此后对夏主战,狄进不受,使辽再出面;

现在对夏开战,狄进回归,《定边十策》又比他快一步;

关键是夏竦还细细研究了,发现自己在西北所作所为,似乎也跳不出这个框架,竟是要照着这个小辈定的战略去做了。

这是令夏竦最不舒服的地方,同时也引发了他的忌惮。

此人能力如此出众,出身功名又好,还有官家和太后的圣眷,不能正面与之对敌,反倒要处好关系。

所以夏竦依照承诺,极力举荐了公孙策为监察御史里行,如今正是主动邀请,态度亲近。

但背地里则要为其多多树敌,以便有朝一日,对方只要犯了错误,就能群起而攻之,将之打落云端!

当然,做出这样的安排,除了情感之外,还有利益。

比如此时,孙沔离开没多久,一位门客就快步走入亭台,低声禀告:“相公,机宜司出动了人手,在开封府衙四周搜寻,似乎已经找到了贼人的踪迹,还救出一个人来!”

夏竦问道:“开封府衙作何反应?”

门客道:“判官刘景融带差役,协助机宜司调查,双方没有起冲突!”

夏竦并不意外,自从上次共同围剿无忧洞,机宜司让开封府衙大出风头,双方的关系就一直很好,远不似以前与皇城司那般明争暗斗,而这也确保了机宜司行动的顺利:“救了什么人出来?”

门客显然打探清楚了:“一个进京赶考的世子,叫做杨文才,似是太原杨氏,杨公延昭之子!”

夏竦腰背猛地一挺:“杨六郎之子?那是我将门之后啊!”

大战将起,这位的身份已经完全切换为将门之后,哪怕他的父亲跟杨延昭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但也有一份荣辱与共的责任感:“杨秀才如何了?”

门客低声道:“情况很不好,看似是受尽折磨,人已经癫了,口中不断大喊他是杨门子弟!”

夏竦眼珠转了转,放下晶莹剔透的茶盏,站起身来:“贼子可恨,居然敢在天子脚下行凶?不行,此事既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