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翌日,陈业找来约翰逊,他要让约翰逊去探一探戴维斯的口风。
他是否愿意将二十世纪福克斯卖给陈业,
这个时候买入二十世纪福克斯,
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老板,您的意思是您希望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约翰逊不解道。
他实在不明白,
自己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老板,
怎么又突然看上了米国的电影公司,
两者似乎相差十万八千里,
都无法联系到一起。
而今天,
陈业却打算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
“二十世纪福克斯是一笔优质的资产,今天,它有濒临倒闭的风险。相信戴维斯并不愿意烂在手里。你去探一探他的口风,看他愿意以多少的价格卖给我。”
虽然二十世纪福克斯在现在表现不好,
甚至于电视和电影两个部门合在一起,
都只估值五亿美元,
但其依然拥有全球发行影片的能力,
“可是米国政府规定,非米国人不能买入电视台。”
约翰逊道。
“这我有办法,我会和一位米国华人组成联合财团,对其收购。”
陈业道。
虽然有这条规定,
但陈业并不打算漏掉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电视部门,
电视的普及程度和视觉冲击力注是此时米国政坛政治角逐的战场。
而一个优秀的电视台,
不但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并且向米国人宣传丰岛,
而且还可以向米国人民宣传合适的政治人物,
虽然说这需要控制非常多的媒体。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传媒大亨莫多克不就是这样崛起的吗?
要知道,利根总统为了让莫多克能够成功进军米国的电视业,利根改变了米国的法律法规。
据《纽约时报》介绍,起初,按照米国相关部门的规定,禁止在同一市场拥有电视台和报纸。
当时莫多克已经拥有了《纽约邮报》和《波士顿先驱报》,按规定是不可以继续野蛮扩张的。
为了给莫多克提供便利,利根政府免去了这一规定。
这让莫多克就可以合理合法合规地玩儿垄断,既占领报业,又能从电视业分上一杯羹。
于是,掌握着实权的米国政客拼命为支持自己的媒体铺路。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