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你们家做生意还挺厚道。“杨刚笑笑道。
这时,尤森他们也赶了过来。
“若离,一个外行怎么可能找得出真品?“尤森不屑道。
杨刚看了尤森一眼,没说什么,开始假装摸瓷器,同时开启了【记忆读取】。
片刻后,杨刚的目光落到摊位一个不显眼的角落,一个淡紫色的砂壶正安静的摆放在那里。
杨刚取过那个紫砂壶,端详起来:“紫砂壶色泽紫中泛红,朴雅高洁;壶体轮廓明朗,曲线张劲有力,于拙朴中见纤巧;壶面紫砂泥质较细,颗粒微粗,含黑、黄砂点,整体有一些瑕疵,看上去更像失败的高仿品,怪不得没人理会。
杨刚将心念集中到这个紫砂壶上。
嗖!
1045。9!
杨刚一下子愕然了,公元1045年,应该是北宋年间!而紫砂壶被广泛认为诞生于明朝,创始人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龚春。
“这是怎么回事?“杨刚虽然不解,但除这个紫砂壶以外,其他都是近些年高仿的赝品,根本称不上是古玩。
“呃,这里没有明朝的紫砂壶,只有宋朝的紫砂壶。就是这个。“杨刚扬了扬手里的紫砂壶道。
“哈哈,外行就是外行,紫砂壶产于明朝,宋朝怎么会有紫砂壶。而且,你手里拿着的这紫砂壶明显有瑕疵,明代以后的紫砂壶哪里会有这样的?明显就是仿照失败的赝品啊!“尤森毫不掩饰的讥讽道。
一直没开口的摊主瞅了尤森一眼,淡淡道:“这位小兄弟说的没错。他手里的紫砂壶的确不是明代的,而是宋代的。通常人们都以为紫砂壶诞生于明代,但却不知道紫砂壶很早就出现雏形了。梅尧臣、蔡襄、苏东坡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当然最讲究、最有创造精神的要数苏东坡了。他还总结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清远。明代起,紫砂壶外形逐渐流畅并固定下来。加上明代的时候,紫砂壶的饮茶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直接影响了后世的饮茶习惯,所以才会给后人造成很大误解。这个紫砂壶产自宋代,制造粗糙正是时代的见证,是真品,这点毫无质疑。“
众人愕然。
秦若离一脸崇拜。
杨刚放下紫砂壶,淡淡笑道:“瞎猜的。“
他看了看时间,笑道:“我还有事,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