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帝国的弩兵们,因为其训练有素,并且数量到达了充足的程度。因此可以使用分组射击的方式,以应对战斗。这不同于弩兵们,在野外战场上所施展的四段,乃至五段的弩兵阵列射击。因为城头角度的问题,所以基本上,在绝大多数时候,弩兵都只有最前面一排可见。即使前排下蹲,也会因为角度的问题,使得后排的士兵看不到敌人。
因此诺曼弩兵的分组射击。便是每一排的弩兵射击完了,便迅速后退,退到最后一排,而后面一排的弩兵上前射击。这样第次交换,连续不断。虽然比不上分段式射击的速度。但是也要比单排的弩兵射击好上许多。
新斯堪的纳维亚军团,东欧边境军团,波兰西南军团,波兰西部军团,北萨克森军团。总共五个军团,八千名重装弩兵,刨除在之前,外围防线作战时候损失的一批,还有七千以上。在左右,两座城堡各有三千五百以上。分成四队每队九百余人,驻守在八边形的要塞城墙,正面对着蒙古军队的四面。九百人分列成三排,每一排,再补充两百左右的诺曼民兵弩手,凑足五百人。以分组射击方式向蒙古仆从军抛洒箭雨。
在这样的补充火力之下,蒙古仆从军的伤亡再度增加。原本,在诺曼帝国的城防系统,各种大型机械的轰炸下死伤惨重的军队,这一回更加承受不住。路边,那新鲜的屠宰场又增加了无数保存的较为完整的,被弩矢,弓箭射杀的材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一般的军队,在阵亡一成左右就会开始崩溃。精锐部队也承受不了三成的伤亡。而杂碎的话更不用说,稍微死几个人就要望风逃窜了。这样的判断,绝大多数有经验的将军们都知道。然而,这个经验,在今天,这一次的战场上,却是行不通——在前进,到诺曼帝国要塞的城墙边的路程上,蒙古仆从军伤亡恐怕已经超过了四成。然而在蒙古军神技能作用下,这些蒙古仆从军仍旧保持了高昂的士气,以及一定的战斗力。
眼看着敌军逼近,诺曼帝国守备一方马上更换战术,在埃吉尔的命令之下,八零后少林方丈,明火灯和牛皮囊等等装备组装了起来。很快的,七十几台大型的天堂烈焰火喷射器,便组装成功。
这些装备很快的被分散到了要塞的各个角落。并且调整好角度。紧接着,工程兵们便两人一组,一个手持铜管,将喷口对准了城下,一个则挤压着泵。天堂烈焰火油通过吊在铜管前面的灯,便剧烈的燃烧了起来!形成一条条的火龙,向着城下,正张罗着,以攻城云梯,或者楼车攻城的蒙古仆从军猛的扑了过去!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