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战壕。大量的铁蒺藜,陷阱,陷马坑。这些可以最大程度的将蒙古人的速度优势和骑兵优势化为乌有的设计。
这些小型的土木结构的堡垒,虽然并没有石质结构的大型城堡结实。但也不可小觑。表层做过简易防火处理的木材,松软的泥土以及烧制的泥砖建筑。同样拥有着很不错的防御力。事实上,一般来讲。这样的防御结构,对于东方的地主阶级,以及西方的小贵族来说,已经算是大排场了。只是在诺曼帝国这里,这些“大排场”最大的作用,只是加剧蒙古人的损耗,以及迟缓蒙古人的进攻而已。
在外围的外围。那些诺曼人守备不到的地方,埃吉尔也充分的利用了起来——那些挖掘壕沟,护城河挖掘出来的泥土,以及砍伐树木所获得的边角料,再加上大量的建筑垃圾被丢放到了那些地方。经过简单的加工和堆砌,形成了难以通行的险峻山丘。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是使用简陋的木制栅栏。开凿水渠,堆砌土墙等等方式并用。
这一道诺曼人所设计的防线,当年埃吉尔入侵东欧,将整个东欧都纳入囊中之后便开始着手建造。到如今。好像这样的防线总共布置了六层。如果说要找词汇形容的话,并不应该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而更应该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沼泽烂泥塘。让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骑兵优势不复存在,只能缓慢的,缓慢的,以及缓慢的向前推进的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
埃吉尔并没有妄想着,能够一次便将蒙古人挡住,击败,甚至消灭。他做好了的打算,是损失大批量的部队。六层防线的前三层或者四层。在蒙古人耗尽了心血,损失惨重,人困马乏。再没有向前推进的能力的时候。再集中全力展开反击。
就好像当年二战时候的红军一样。必要时候,埃吉尔也不介意打一场莫斯科保卫战。反正这都是莫斯科大公国的地盘。打成废土了他也不心痛。
于是,在三月中旬,第二批,波兰西部守备军团,波兰西南部守备军团,第二骠骑兵军团。同样是一万六千人马。开始向着莫斯科移动。同时,北萨克森守备军团的六千兵马也紧随其后。这三万八千地方部队。将会是诺曼人守备在第一道防线的中坚力量。
当诺曼人调兵遣将的同时,蒙古人也并没有闲着。成吉思汗派遣了大量的蒙古探子,间谍混杂在商队之中,对诺曼人进行侦查——当然,他们只是进入了下诺夫哥罗德城,再走到了莫斯科防御圈的第一层防线,就被告知不能继续往前了。货物什么的可以买卖。但是人什么的必须回去。
虽然商人们大声抱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