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微不足道的代价。”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埃吉尔向查理国王许诺了不少,虽然距离慷慨的无偿援助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仔细算起来,也不能说是趁人之危的狮子大开口。算是一份双赢的条款。想必查理国王会很感兴趣的。
就这样,五月份,埃吉尔派遣部队,将中意大利的少数,仍旧不肯降服的贵族铲平。同时,对于伊比利亚三国的威逼,也有了结果。莱昂—卡斯提尔和阿拉贡,葡萄牙三个国家最终决定降服。派遣使者参与埃吉尔的加冕典礼。可以说,这几个墙头草国家做的还算不错。而伊比利亚那里距离诺曼太远。而且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处理起来很不方便。埃吉尔觉得,让这三个国家服软,维持现状,面子上过得去。这也就够了。
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国家,也向诺曼帝国派出了使者——东罗马帝国,巴西尔二世对于埃吉尔的再一次胜利,感觉非常不安——原本以为这一次对战埃吉尔就算是胜了,也要伤筋动骨。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对罗马形成威胁。但是没想到,埃吉尔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所有的敌人全部击溃了。而且整个欧洲,也有因为诺曼帝国而整合的趋势。这让巴西尔二世觉得非常恐慌。却又无可奈何。
而埃吉尔对于这样的事情,也心知肚明。在诺曼联军与罗马教廷的反诺曼联盟作战的时候。东罗马帝国表面上两不相帮,实际上却是暗中给了罗马教廷不少的好处。甚至,罗马教廷的新式军队能够这么快编练完成,而且获得了哈罗德这样高明的指挥官,这背后也都有着东罗马帝国的帮助。不要忘了,哈罗德在这之前,可是东罗马帝国的佣兵首领来着。
在诺曼帝国获胜之后,东罗马,巴西尔二世最害怕的,就是对方趁着这个机会继续向着罗马的领土进攻。东罗马的所获得的情报显示,诺曼联军如今可以调动的军队,不下四十万。再加上埃吉尔这等天才将领。别的不说,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在伊比利亚的领土,那肯定就是保不住了。而对方还拥有无比精锐的海军。以及能够直接从海路,进攻到君士坦丁堡的克里米亚半岛。真的打起来的话,东罗马的航海贸易肯定要遭受打击。在爱琴海,在地中海的各个岛屿,说不得也要失守。
而在陆地上,原本统治就很勉强的巴尔干半岛,肯定会趁势反叛,里应外合,说不定帝国在这一代的领土也要损失很多。甚至重现当年保加利亚帝国那样的场景,被野蛮人一直打到君士坦丁堡之下。
“帝国,似乎处于非常危急的状况呢。”当时,不少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