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组成部分均包括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大系统称为火箭的主系统,主系统的可靠与否,将直接影响火箭飞行的成败。
这三个主要系统林疋自己一个人就必须涉及其中的两个,可以想见他肩上的任务到底有多重,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他的能力究竟有多变态。
动力装置系统的难点并不在于原料,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进行核动力的应用了,对于武器这种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次性使用火箭来说,核燃料很多时候往往比液体或者固体推进剂性价比更高。
对于动力装置系统的研究林疋更多重点放在如何让助燃剂燃烧的更加充分,动力更加充足以及更加安全,总结起来便是三个词:更高更快更强!
他更大的精神则放在研究控制系统上。
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火箭沿预定轨道正常、可靠飞行的部分。
这个系统主要由制导和导航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源供配电和时序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制导和导航系统的功用是控制火箭按预定的轨道运动,把有效载荷送到预定的空间位置并使之准确进入轨道。
导弹主要是应用于前者,导航系统倒是用的不多,但这并不代表没用,相反,对于洲际导弹来说,一个稳定且可控的抛物线正是成熟导航系统的初步应用。
姿态控制系统的功用是纠正运载火箭飞行中的俯仰、偏航、滚动误差,使之保持正确的飞行姿态。
电源供配电和时序控制系统则按预定飞行时序实施供配电控制。
除此之外,包括遥测系统、外弹道测量系统、安全系统、瞄准系统等,也是一个成功火箭上的必备系统。
这些东西,林疋全都要研究。
或者说适应。
这一次他可不能光学习了,他必须要开始着手进行创造和革新。
而事实上,他自从来到二炮开始,便展现了足以让人惊叹的能力。
所谓厚积薄发,当那些军人看到林疋所自行形成的研究成果以后,都难以想象这些是从一个才不到25岁的年轻人可以得出的科学成果。
而且他彻底打破了武器生产的模式。
武器生产,往往是军工科学家先产生科学理论,然后到技术领域中由工程师将这种理论变为现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无数次实验之后,直到实验完全成功之后再下放到武器成产基地进行量产,继而形成制式武器。
林疋呢?
他直接跳过了科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