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这可是九十年代的几十万,想一下就觉得多恐怖。
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大量的个体司机加入到货运行业当中来。
这对于福星工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市场啊!
庞大需求的市场。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福星工业不用担心生产多少,而是担心自己的生产能力到底够不够用。
坐在办公室中,韩松林看着眼前一副我很乖的郑琳,想要说点什么吧,也不知道说啥。
目光看向张乐平,韩松林说道:“今年福星工业这边评选的优秀员工出来没有?”
“哦,已经出来了!”
“给我看下!”
“那,我马上去拿!”
韩松林指着凳子道:“站着干嘛,坐吧!”
郑琳笑嘻嘻的坐下。
“我准备将星海集团那边的架子给搭起来,你之后,就是星海集团的财务总经理。以后人家在叫你的时候,就得要叫郑总了!”
郑琳一点都没有升职的开心:“我之前的时候,也被叫郑总!”
韩松林真的想要给郑琳来一下,看看她脑回路到底什么情况;自己这话,意思是这个吗?
“以前,你那郑总是虚的,以后,才是真的。”
郑琳:“老板,你这么说的话,也有道理!”
张乐平这时拿着名单进来,交给韩松林。
韩松林看了下,这名单上面的人,基本上都年纪相对来说,比较大。
工作态度上面来说,年轻人和年长些的职工,的确有差距的。
这点,很正常。
年长的职工,基本上都有家庭的拖累,不再说去追求什么仗剑走天涯,诗和远方这类的东西。
而年轻人嘛,正是青春洋溢的岁月,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闯荡。
说白了,就心性不定。
已经有着一个不错的工作,就想要去换上一个更好的。
的确,这想要涨工资的话,那就不断的跳槽才能够实现升职加薪。
福星工业厂内,有不少年轻的员工,基本上都属于学徒。
最终能够留下来多少,韩松林心里面没什么底。
只能够说,广招人,大浪淘沙吧!
毕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技术工人的。
在名单里面,韩松林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将名单单独的给抽了出来,韩松林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的疑惑。
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