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热门话题(2 / 3)

大海,几位评审就放水。关键是申请复审的理由,真的是很有说服力。

香江的电影公司,并不是看不到广阔的大陆市场,只不过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他们很难单纯为了培育大陆市场,而放弃一个项目三成以上的收入。

外加上大陆和香江在的风俗习惯、语言、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

因此自大陆逐渐放开合拍(合作)电影的限制之后,两地的合拍电影虽然也有,但数量极少,而且影片题材和参与的香江电影人,也多为非主流。

不过,香江回归已经不可逆转。

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江影坛对于大陆的定影合拍合作政策,以及对内地电影市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友联这次搞出的合拍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等于在为大家开路。

因此,在普通电影人和观众,关注于电影本身的时候,那些影视公司的老板,以及站在娱乐圈顶端的那些人,却是以这部电影为基点,从宏观方面权衡电影合拍所带来的利害得失。

在程小东接受完采访,香江媒体就开始就电影中的特效问题,搞起了大辩论。

一时间纷纷攘攘,各种论点层出不穷,各路人士粉墨登场。这个话题,居然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热点。

那些参与者们,一边高谈阔论,宣扬着自己的想法,一边偷偷地数着稿费或出场费,恨不得这样的辩论一辈子都不停才好。

各家新闻媒体借此获得的直接收益才是最大的,他们心里自然都乐开了花。不过,在表面上他们谁也不会表现出来,而是摆出一副只提供交流平台,但不参与进来的冷静旁观者身份,暗暗地推波助澜。

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个受益者,那就是友联了。

友联也没有想到,程小东例行公事一般接待的一次采访,居然引发出了一场大辩论,甚至波及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

这对友联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影片还没有正式公映,在香江以及周边就闹的几乎人尽皆知。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可不是自家通过炒作负面消息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各路媒体的联合炒作,使得《古今大战秦俑情》这部电影名声大噪。

无数没有观影欲望的人,在本片上映后,也会有很大的可能买票入场,去看一看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这部影片,其中的电影特效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友联负责宣发工作的部门可是开心坏了。

公司为《古今大战秦俑情》准备的大笔宣发经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