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友联的项目(2 / 3)

例甚至有可能更低。要知道,30%已经是版权方最低的投资标准了。

友联虽然投资了30%,但没有期初对版权的要求,只拿分红就足够了。新艺城现在已经够乱的了,友联可不想掺和进去。

要不是黄百鸣拉友联进来帮他站台,恐怕友联都不会去沾这一摊浑水。有孙大海在,友联并不缺少能挣钱的投资项目,何必惹一身骚呢。

剩余的四成投资,雷家大女的影视公司占了一半。她选择投资影片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跟自家公司(新艺城)有关系的项目,除非口碑太差,否则就投资两成。

最后的两成投资,被黄百鸣自掏腰包解决了,使得项目可以运行下去。不过这样搞的结果,是新艺城愈发的不像一个整体了。

徐克工作室其实也有投资的兴趣。徐克看不上这种类型的电影,但施南生觉得这是个好项目。只不过鉴于新艺城的乱象,最终他们没有参与罢了。

这部电影在乱糟糟的局面下,稀里糊涂就地完成了拍摄工作,并顺利上映了。

如同历史一样,这部没有太多情节,靠着堆砌大量影星参演或客串,来吸引观众入场的粉丝向电影,出人意料地狂揽三千七百多万港币的本地票房,成了1988年上半年香江影坛的最大黑马。

可惜的是,孙大海这只小蝴蝶乱扇翅膀,他把历史上今年才会完成拍摄并上映的电影《赌神》提前到了去年上映。

因此,在对1988年度香江电影票房做统计的时候,《赌神》以四千万港币的成绩问鼎冠军,《八星报喜》只能委屈地被挤到了第二名的位置。

这也使得友联的名气在业内更为响亮了。自友联自制影片《英雄本色》成为香江1986年度票房冠军之后,友联卷土重来,再次以自制影片《赌神》获得了票房冠军。

而且,这两部电影在香江的票房,均超过了四千万港币。这也是到目前为止,香江仅有的两部超过四千万港币本地票房的电影。

亚军《八星报喜》也是友联参与投资的,这就更让人佩服友联的眼光了。

其实,1988年度香江票房排行榜上还有一枚小小的彩蛋。

多国合拍电影《末代皇帝》以二千八百五十万港币的票房成绩,排在了票房榜的第留位,把取得近二千八百万港币票房的《老虎出更》压在了身后。

要知道,这部电影可是由发哥、李元霸和利智主演的典型的香江功夫片,高飞、狄龙、霑叔、肥肥等众多香江知名演艺圈人士,都在片中有过出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