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近一年的强化治疗,保罗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此时的他,身体基本已经恢复到了八成,以后只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就可以极大地降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在生死线上转了一圈的保罗,这几年也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他不再从事劳心伤身的软件开发工作,而是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开始搞起了投资。
用孙大海的话说,保罗的投资纯属玩票儿,仗着自己每年减持微软股票所得的大笔资金,在投资圈内胡乱折腾。他完全是从个人兴趣出发,在高科技等多个热门投资领域内大把撒钱。
只可惜保罗的投资运气好像不佳,他投资了多家公司,但收效甚微,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因此,保罗被圈内人戏称为“随心所欲的失败的投资者”,“最差经理人”。
不过保罗依然我行我素,反正微软股票的涨势几乎永无止境,他的钱多得花不出去,别人爱说什么,他也是毫不在意。
孙大海去往微软总部,出席微软股东大会的时候,保罗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他是听比尔说了孙大海的情况,对一个亚洲小孩在微软IPO第一天就大举建仓,成为微软第三大个人股东而感到好奇,所以特意看孙大海的。
那次三方会晤,虽然结果皆大欢喜,但其实整个过程乏善可陈。
比尔控制欲很强,他对于钱不是很在意,但对于微软的掌控却是绝不容有人觊觎。
孙大海投资微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搭车坐轿子,让别人提自己挣钱。
他旗下的企业虽多,但与微软的关系,除了在电脑中会安装和使用微软的软件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保留的身份就更加超然了。他是微软的创始人,同时又是比尔的亲密伙伴和引路人,两人的私交非常好。
但保罗因为疾病的原因,早就不再参与微软的经营和管理了。因此三个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更没有原则上的矛盾,因此交流起来非常顺利。
那天他们所谈的正事,总共也就用了一个小时,就在互相让步中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大家都是通过闲聊来互相摸底,借此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和能力。
闲谈时说话的主力是孙大海和保罗。比尔是个专注到偏执的人,他对于微软的掌控欲望,孙大海和保罗早就知道的。
为了不引起比尔不必要的误会和猜疑,两人索性不谈微软或者与软件方面有关的事情,而是谈及到很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方向的话题。
重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