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弥补这个差距,那他会很被动的。
所以说,与其在别人的压力下苦苦追赶,还不如自己另起炉灶,打出一片新天地来。
既然何霖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那剩下的事就是要做建厂及创建品牌的各种准备。
孙大海正说后面就没有自己的事了,结果被何霖拉住,非要让孙大海继续谈一谈关于建厂和树立自己品牌的想法。
孙大海心里暗暗吐槽,难道这求人帮忙,最后还能求上瘾不成?
不过,后面的工作相对简单,正好借此机会,锻炼一下高屹和胡诚。顺便也可以让张国政和梁莹莹参与进来,大家一起交流。
于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半小时不到,一个大致的发展计划就有模有样了。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以前孙大海和大家聊天时有意无意间说了不少。甚至他还给大家布置过题目,站在李小龙的角度上,如何劝说外国人和华侨投资大陆。
孙大海当时无非是想开拓一些大家的思维,如何从新闻中了解政策导向,如何寻找并合理利用自优势发展。
类似的题目有很多,近乎于命题谈论或辩论,大家平时都很喜欢玩,虽说是纸上谈兵,但真的锻炼人的。
他们几个说得火朝天,何霖听着听着,开始还比较随意,后来都主动找出纸笔开始记录了。旁边的冯丽娜更是早就听傻了,她哪里懂得,建个厂里面的门道会有那么多。
最后,在孙大海提纲挈领的总结下,一份草案就此出台。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要从欧洲收购一家经营不善的小型化妆品企业,主要是品牌和所有产品的专利。其产品线不一定要多丰富,但最好要有一定的历史,以便于以后的营销宣传。
其次,以研发中心的名义在欧洲,最好是在法国设立联络处,前期主要任务是购买各种化妆品配方,以及为样品做各种测试。后期如果有条件的话,将会招收一些研究人员,自主开发新产品。
第三,在大陆南方沿海城市,以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的名义收购一家化厂、化工厂或相关工厂,引进生产线并组织生产。
这个计划很有孙大海的风格,挂着欧洲品牌和研发地的名义,利用香江公司的份到大陆收购工厂从事生产。这样一来,何霖的公司无疑把几种好处都占上了。
何霖认识不少把工厂已经迁到大陆的企业家,对大陆的况也了解很多。他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方案,越琢磨就越觉得这个方案设计巧妙,可行极高。
而这个方案中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