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挣到大钱。
操盘手大多是以小组形式出现,一个主力操盘手,外加两三名助手。他们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大企业自己养的,只为自己企业服务,包括证券公司、银行或大投资公司。
另一种则是自由身份的操盘手,他们一般都是闯出一定名气的操盘小组,与原东家脱钩,自己找活打工。
这样的操盘小组一般能力都比较出色,而且信誉极佳,否则在这行当里是混不下去的。
孙大海前世的后期就是这种情况,他身后有几个有实力,但实力不足以养活专业操盘手的固定客户。
因为互相已经取得了信任,所以大家私下关系都很好。每当客户认为有行情出现时,就会临时组队。
客户会拉上几个操盘小组,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包上一家小的宾馆,经过简单磨合后入场做行情。
封闭操盘最大的目的就是保密,一般需要一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封闭时间再长或再短都意义不大。
以架设未来投资公司的体量和交易频率来说,养目前数量的操盘手很不划算,可谁让孙大海是重生者呢?
别人做行情是有赚有赔,即便赚钱时,一百亿的利润空间,能啃下两三亿就算是出色完成任务了。
孙大海要不是习惯于猥琐发育,能把一个行情从头赚到尾。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哪怕是自有资金不足,劳尔森他们也是赚得钵满盆满,比那些大牌操盘手们一点不差。
这其实是孙大海进了思维误区。他开始时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是按照业内的传统,心中默认给操盘小组开出每个项目净利润15%的分红。
这算是比较中等的分红比列,但由于孙大海的准确判断,每个项目的利润极高,操盘小组着实分到了不少奖金。
到上次日元项目时,如果再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红,操盘小组能分到七八个亿美金,这实在是有点太恐怖了。
孙大海不得不改了分红的计算口径,即使这样,操盘小组也分到了一个多亿美金。
要知道,这是操盘小组12名成员,再加上乔婉婷以及两名行政助理,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挣到的钱,这其中并不包括他们的底薪和各项福利待遇。
这也难怪,以前孙大海自有资金量不足,目标也小,所以每个项目都争取做足,几倍十几倍的收益是很正常的。操盘小组的收益自然跟着水涨船高了。
按照修改后的分红方式,孙大海做每个项目时会额外给他们一笔资金,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