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特权,而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只在有相关课程的时候才进入英才健康运动俱乐部。
……
孙大海去吃早饭,是和同宿舍的人一起去的。学生宿舍每间住四人,都是一个班级的,平日里行动自然都在一起。
金胜利、姚远以及曾嘉明,是孙大海现在的同寝同学。
这个宿舍中,按年龄孙大海排在老三的位置。老大金胜利是72年出生的,比其他人都大半岁。
他父亲是市局的一个副处长,家就在旁边的市局新宿舍楼里。他为人大大咧咧,讲义气,倒是很有当老大的样子。
老二姚远是福利院的孤儿。他有点腼腆,但比较敏感,很在意大家对他的态度。
老幺曾嘉明的妈妈是妆点生活的会计,公司刚成立时第一批通过FESCO招入的老员工了,自然认识孙大海。
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孙大海分到一个寝室后,她早早就带曾嘉明去孙大海家里拜过码头,算是孙大海新收的小弟。
学生的寝室关系,年纪越小就越好相处。大家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关系都比较纯洁。
就着素包子,孙大海喝了一大碗豆腐脑,出了一脑门的汗。他们几个在早操后先回了宿舍,整理好内务之后,才背着书包来吃早饭,吃完就去教室,跟大多数人正好反着。
这是孙大海建议的,他可懒得下操后来食堂排队打饭,所以换个顺序,却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7点45食堂就关门了。有负责食堂卫生的同学,抓紧时间在打扫卫生。他们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八点前要回到教室准备上课。
中学要求每名学生最少报一项勤工俭学的工作,此外文艺类、体育类和知识类的课外小组,每类也要各报一个。
孙大海在勤工俭学上用了特权,他成了一名传说中的图书管理员。每周一三五晚上7点到9点半,他和另一名高中女同学负责协助老师,管理图书馆。
说起这个工作,孙大海还真是很有兴趣。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古今中外的牛人:老子,主席、总理、富兰克林,华罗庚和陈景润,歌德和莫言,还有陆游、班固、沈从文、***、胡适、梁实秋、比尔·盖茨……
当然,还有那最最神秘最最牛逼的扫地僧。
只可惜,可能是孙大海做这个工作为时尚短,他暂时还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变化。
其他三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工作。金胜利不愧是公安系统的子弟,他成为了学校纠察队的一员。隔天负责检查同学们的服装仪表,以及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