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第二次谈判(2 / 3)

植了多少君子兰?其它大棚,规格都一样吗?”

管理员回答:“培育基地的大棚根据面积和高度的不同,分成几个型号。这几座大棚是专门培育君子兰的,规格一样。每座大棚里种植三万盆君子兰,还稍有余量,防止个别植株无法存活。”

高仁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苗仁杰一路不断的问这问那,很快结束了参观。

其它的三座大棚与号大棚大同小异,苗仁杰留下苗伟和一名助理,并拿着照相机进行拍摄,继续实地检查君子兰的情况。自己则是和陈锋一起又回到了食为天大厦。

苗仁杰在车上问高仁,感觉怎么样。

高仁说:“看起来没有问题,不是针对咱们的陷阱。只能说人家实力强,外加命好,正好赶上君子兰的行情。

不过,去年君子兰的价格不低了,他们没有趁机高价出货,反而大规模分株,多少有一点可疑。我的身份不方便说话,你找机会试探他们一下。”

高仁家学渊源,未谋胜先虑败,疑心病不小。

回到食为天大厦,双方进了妆点生活的会议室,开始第二轮谈判。

双方都想尽快做成这笔生意,所以是苗仁杰直接和黄菲菲对话,大家都不愿意在谈判耽误太多时间。

双方谈判开始之前,苗仁杰突然问黄菲菲:“黄总,请问,去年这个时间,君子兰的价格已经提高了数倍,基本达到批发价每株百元左右。贵公司当时估计能有上万株君子兰吧。

贵公司分株的方法,是要将母本毁掉,分成十株以上的子株进行培育,这样等于就是付出了上百万的成本,换来今天的十二万株君子兰。

当时贵公司怎么没有考虑到出手呢?”

苗仁杰开门见山,直接发问,不给黄菲菲过多考虑的时间。

不过,几天前在孙大海家,大家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黄菲菲很轻松地就接过了话题。

“首先,咱们的计算口径不同。苗总是根据去年的市场价格判断出我们分株的成本上百万元,但我们实际的成本远远到不了。这些君子兰是我们三次分株后得到的,先后花了三年多的时间。

要说我们的成本,最大的应该算是时间上的付出了。人员和场地的费用不高,其实并没有花多少钱。

其次,我们不是炒作君子兰的企业,我们的业务对君子兰或类似绿植有着庞大的刚需。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直接销售君子兰,而是在业务中搭配使用,顶多两到三年,这些君子兰也会被消耗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