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青衫士子并不因为古基的名头所吓倒,断然反驳。
无锋看得出来一干青年士子们大多都已经在心理上承认了新的王朝。这让他感到很欣慰。江山易得,人心难服,这是自古不变的真理,自己从唐河帝国一方诸侯背着篡位的嫌疑一下子成为帝国皇帝,这难免会引来许多人的非议,这一点无锋也心知肚明。之所以百般收揽民心也就是要避免这个问题可能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现在看来自己的种种手段应该是取得了很好地效果,至少在年轻一代已经成功的将他们的一腔热情调动起来,为了一个强盛的唐族,把他们的热血和漏*点成功的引导到了自己一手创建地这个帝国上来。
“古某在想秦王殿下需要的合理化建议肯定不止于此,大唐帝国开国在即,虽然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统一的帝国,也许就会是一个盛世的开端,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我们唐族在许多观念方面已经渐渐落后了,尤其是在对国民教育的重视不够、对新的科技创新的轻视、对海洋权益的忽视。这些都无不显示出我们民族存在的不足。如果说我们能够在关注政治制度地同时也把更多地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我想大唐帝国会有更好的前景。”
古基有意无意地将话题扯到无锋最为关注的几个焦点问题上来。帝都士子一直领袖着整个帝国舆论的风潮,如果能够成功的将这些观念灌输到这些士子头羊们的脑,也许起到的带动作用会胜过其他手段许多。
古基一语激起千层浪,他所提及的三个焦点问题都立即引起了一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士子们的浓厚兴趣。
“古大兄,国民教育重视不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你认为现在帝国境内的教育体制不够健全么?”一名青年士子抢先问道。
“当然。据古某所知,在西大6民众受教育的程度远远高于我们帝国,我们帝国每一府官学不过一家,除了就是一些私人学堂学府,全靠民间支持方能勉强维持,但是在西大6,尤其是一些城邦和城市共和国,教育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几乎每一镇甸都有公办学堂,虽然许多是由宗教出资帮扶,但是这毕竟能够让相当一部分民众享受到基本教育的好处,而且私立学府更是众多,许多富人踊跃捐资帮学,其热情程度乎想像。反观我们帝国,太多人为富不仁,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却只顾贪图自己享乐,豪宅如云,娇妻美妾不计其数,良田万顷,牛羊成群,但是却不愿为捐资助学施舍一点,这样的现象在帝国比比皆是,比起西大6的助学风气来,我们帝国实在相差太远了。”
古基一番话让一干士子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