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哟,任务很重啊,这么多笔记,看来你这缺课也不是一两天。”
二楼的走廊里,高珩得意的看着下面这一幕。
“我哪敢啊金老师,我这是发扬风格,帮大家把这些东西带回宿舍。”
“走。去我办公室,”金老师不容分辩的对他说。
“导员,有事?”这一返校就被辅导员逮住,没这么巧吧,难道有人打小报告?
他朝楼上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高珩缩进去。你妹的,肯定是你小子!
“放心吧,虽然有同学跟我举报你缺课的事,不过,今天找你不是为这事,”
冯一平肩并肩的和金老师一起走,“对不起金老师,前两天有点急事,来不及跟您老人家打招呼,出去了几天,不过你放心,课我是一节都不会落下的,”
金老师也懒得深究他缺课是几天还是十几天,“学不学,该怎么学,对于你来说,这些工作不用我做,你自己明白,我就说一点,时间要协调好,你现在花时间多学多一点,以后处理工作的时候,就会少花好多时间,你说对吧!”
敢说不对吗?“导员您教诲的是!我一定听您的话,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我的时间,敢问您找我,有什么指示?”
金老师却不回答他的问题,看着他背着的那个塞得变了形的包,有些惋惜的咂了咂嘴,“这是正品吧,你还真舍得!”
“哦,这是我姐送的,再说,东西不就是拿来用的吗?”难道还供着啊!
“你知道吗?你的第三期杂志,让不少老师都跌破了眼镜。
conAd2();”金老师又换了一个话题。
“是,我想得到。”
他送的时候也看得出来,第三期杂志,是老师们最不以为然的,主要是封面上那肯定的、标题党风格的那几个字,在全世界都在热议着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包括一些大学,也都争先恐后的在类似的项目里砸钱的时候,这样的话,当然不受那些治学严谨的老师们喜欢。
可是,也正是这样,原来有多么不以为然,十三号后,就会有多么重视,所以一些原本把他送过去的杂志随手一丢的老师,后来也都把那期杂志翻出来看。
可以说,冯一平完美的实现了他的目标。
“你那个杂志社里,能人不少啊!”
“我是很认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去做这件事,也高薪请了不少优质的人才,还和不少专家建立合了作关系,”这个时候,说起自己的那家小杂志社,冯一平可不能谦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