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朝着南段背的方向走了一段距离,开始挥舞掘头。
柴胡、桔梗、黄芩、防风……
不停的被他扔进储物空间。
然后,翻10倍。
从【原生指数】提升速度来看,也许今年冬天,自己上山逮野兔和山鸡,就能翻20倍。
忙了两个多小时,高强走进一片桦木林,坐下来休息。
桦木林里有榛秧子,也有很多灌木丛。
时而有蛇出没,但是高强上山,却很少见到蛇。
他从储物空间拿出了肉包子、煮鸡蛋、水壶。
在【山货翻倍系统】规则里,家里养的鸡、生的蛋都不属于山货范畴。
他自己种的粮食,也不属于山货范畴。
“山上摘的榛子属于山,而且今年大青山上,汉榛和胡榛丰收了,白露以后摘榛子,又能赚不少钱。”
吃过东西,高强继续刨药材。
在草丛和灌木丛里看到不少蘑菇,但他并没有采摘。
这些蘑菇也算不错的野味,但是和云盘蘑菇比起来,差远了。
下午四点多。
高强收获颇丰,准备下山。
他上山和下山的速度,都可以达到正常人的数倍。
如果在山上遇到了奔跑速度超过了60公里的狍子,他也能追得上。
迈着轻快的步子下山,高强自言自语:“夜里梦到了狍子,可是在南段背却没遇见狍子。如果能逮住一只30公斤以上的狍子就美了。一只能卖150元,一只变10只,就是1500元。”
半个小时后,他已经走到了大青山脚下。
如果非要追求速度,甚至可以更快。
迈着悠闲的步子,高强走在小路上。
前方不远处,挎着编织袋,扛着掘头的女人,居然是张大郎的媳妇陈月娥。
村里刨药材的女人,其实不少。
毕竟村里的女人,很多都是劳力。
高强没打算和她打招呼,可陈月娥听到了脚步声,自己回过头来了。
“高强,你在哪儿刨药材了,在山上我也没看见你,要不然好歹趁你一个肉包子吃。”
“我上了大青山顶,在南段背一带刨药材,你在半山腰晃悠,肯定看不到我。”
“其实我都没走到半山腰,一直在地边的沟里。就弄了一点柴胡和黄芩,最多能卖一块钱。”陈月娥很幽怨的说着。
高强瞟了一眼她的编织袋,似乎空荡荡的,就没什么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