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准备(3 / 5)

荒谬。

芙宁娜当然是有作用的,罗摩知道,她自己也知道。

她实打实在神明的王座上坚守了五百年——当然,这不值得夸赞,毕竟这五百年她也不是去受苦的,枫丹人按照供养神明的规格来供养芙宁娜,同时又不要求她真的承担神明的责任,一切的工作都由那维莱特代劳。

就人类的历史而言,实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这是一种惩罚,而不是一种奖赏。

五百年的神明生活,如果你非要说这是一种刑法,那这种惩罚实在是抽象过头了,让人完全无法理解。

芙宁娜的价值在于她自己,她享受但并不是追逐这种享受,而是真的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了等待上,然后重复了数百年的期待明日——失望——新的期待——再次失望的过程。

这种对自我的要求,其实才是她受苦的根源。

倘若她很快就放弃了自己对于希望的追逐,她的人生就谈不上任何的苦难。

毕竟这五百年的时间里,除了无止境的失望这一种东西之外,她的人生已经是顺遂到任何人都会羡慕程度。

383-准备 (第2/2页)

失望是她附加给自己的惩罚,她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着希望的囚徒,失望的监管者,永远失望,永远等待明日。

罗摩委实没觉得芙卡洛斯应该对芙宁娜的生活有所亏欠,祂认为芙宁娜在这个过程之中得到的东西其实是足以匹配她所遍历的失望的——如果她真是一个凡人,她获得了额外数百年的寿命,凭空的来的神明地位,一个能力出众但永远不会威胁她的辅政大臣。

五百年来枫丹人尝试着登上欧庇克莱歌剧院,为这位水之神献上自己筹备的精彩戏剧,只是她永远兴致缺缺,像是他们的表现完全不入流,并不是她所期待的完美戏剧。

只是这位水之神自己不这么想。

芙卡洛斯完全不觉得芙宁娜得到的这些也配和她五百年经历的失望媲美,祂对于芙宁娜的坚守十分满意,对芙宁娜则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除此之外自然就是愧疚,觉得自己亏欠了自家崽,让她的生活十分艰涩······这大概就是双方价值观的问题了吧。

芙卡洛斯是这么想的,但芙宁娜不是。

她在这方面的想法和罗摩相似,倒不是两人的价值观相同,而是因为芙宁娜有着神明最基础的特质——祂们往往轻贱自己的付出,而总是过多的高看自己的得到。

在这方面,纳西妲应该和她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祂们是相似的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