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结核是含有锰、铁、铜、镍、钴和其他20多种稀有元素的球形结核,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2000~6000m深的洋底表层。
太平洋中部的结核品位最高,储量最大,有些海域的锰结核中镍、钴、铜的品位高于陆地开采的矿床。
已发现世界各大洋底锰结核的总储量约三万亿吨,仅太平洋就有17000亿吨左右,它的储量在不断增长,在太平洋底,每年约可增长一千万吨左右。
虽然世界各国都对锰结核垂涎三尺,但真正能够采集到的锰结核并不多。
在70年代末在连续索斗采砂船上,由带有很多拖斗的无极绳连续转动,将锰结核自海底捞出。
采砂船横向慢速移动,能使若干拖斗同时在一定宽度上连续作业。
70年代曾用压气升液采砂船试采深5000m洋底的锰结核,压气在不大于1000m深处进入吸砂管,也曾用水力采砂船在1800m洋底进行了试采,深海采砂船都配有水深控测、海底摄影和电视等设备和勘测仪器,但都未投入工业生产。
1963年英国“发现者”号调查船在红海发现多金属软泥,70年代末在东太平洋发现含铜、锌、银等元素的多金属硫化物,都未进行工业开采。
中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洋锰结核调查,1978年,“向阳红05号”海洋调查船在太平洋4000米水深海底——首次捞获锰结核。
此后,从事大洋锰结核勘探的中国海洋调查船还有“向阳红16号”、“向阳红09号”、“海洋04号”、“大洋一号”等。
经多年调查勘探,在夏威夷西南,北纬7度至13度,西经138度至157度的太平洋中部海区,探明一块可采储量为20亿吨的富矿区。
“这里难道是夏威夷西南的锰结核富矿区?”想到这些资料,韩孔雀笑了,他还真是好运,无意之中也能够走到这里。
如果真是夏威夷锰结核富矿区,那么韩孔雀看到的这些锰结核,肯定是冰山一角。
“这些锰结核应该属于美国的吧?”夏威夷属于美国的,想来这里也应该被美国佬占了,既然这样,韩孔雀采集起来就没有任何压力了。
韩孔雀直接打开空间门,对准海沟之中的锰结核矿石,在强大的水压之下,海底的海水,连同海底矿石,全都被冲入混沌空间之内。
而韩孔雀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空间门的角度,就能够轻易让海水带动着更多的锰结核,冲入混沌空间。
借助混沌空间和海底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