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很高的地方,才能加热海水,形成热液喷涌出来,形成这种“黑烟囱”。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矿产,如果有,可是十分容易采集啊!”韩孔雀乐呵呵的靠近那条“黑烟囱”。
近年来,深海矿产勘查活动主要集中在日本西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的领海内,最近韩孔雀的孔雀海域,也在进行这一活动,所以他对于海底采矿并不陌生。
但是,真实的海底“黑烟囱”,韩孔雀还是第一次见到,因为这样的海底奇景,并不是哪里都有的。
海底“黑烟囱”一般形成于海底两个板块的断裂处附近。
由于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水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
由于矿液与海水成分及温度的差异,形成浓密的黑烟,冷却后在海底及其浅部通道内,堆积了硫化物的颗粒,俗称“黑烟囱”。
而一些矿业公司,其目标就是浓密的黑烟冷却后,在海底及其浅部通道内堆积硫化物的颗粒。
“有喷发,就有对流,如果能形成海底暗流,就会带来无数微生物,加上温度较高,一些热带海洋生物就可以在周围生存,难道鹦鹉螺就生长在那附近?”
韩孔雀知道,现在的鹦鹉螺大多数生活在热带海域之中,而这里现在也有了鹦鹉螺的生存环境。
“靠过去看看,就算不能发现鹦鹉螺,也许还能找到点金银矿。”
韩孔雀立即加快速度,海底的矿产太丰富了,所以,就算海底采矿有可能破坏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但还是有很多人进行深海开矿。
针对深海开矿,几十年来,矿业公司与反对者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歇,只不过长期以来都局限于学术层面。
这是因为从经济角度考量,在深度大于1000米的海底,进行矿产开采是行不通的。
开采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对矿业公司而言是新的领域,这既需要具备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开发经验和回收体系,也要利用开采滨海砂矿及其他采矿技术和经验。
由于难度巨大,因此这一领域技术领先的公司并不多,韩孔雀知道的,加拿大的鹦鹉螺公司,当属其中的佼佼者。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鹦鹉螺和其他矿产公司,开始试图迈出深海勘探的步伐,毕竟来自深海的资源诱惑实在难以抗拒,而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争论的白热化。
在一些地方,海底蕴藏着大量锰结核——坚硬,并缓慢地在海水中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