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 不完全隐身的战略轰炸机(2 / 5)

6仿制而来的轰炸机,腿短、弹少、看不远,同时,也没有配套的精准打击能力……”空军方面的人,先介绍目前国内轰炸机性能缺陷,“而轰-20,航程虽然要远不少,但是同样也是如此,不过突防能力比轰六要强很多……”

“新的战略轰炸机,在我们设想中,应该拥有至少超过八千公里的航程,加上巡航导弹能够达到六千甚至七千公里的作战半径……必须拥有超音速突防能力,亚音速巡航能力,能够预留航电系统升级空间……”

军方提出来了一系列的条件。

这些条件,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了。

在这里,只是做了简短的介绍,至于具体设计方案,需要看项目方的思路。

“老赵,轰-20项目目前的改进设计工作需要的人力少了很多,主要是让其拥有能够发射日炙导弹等先进巡航导弹的能力,你们那边的项目团队大部分都弄到这边项目来……”刘一九见到赵秉义一脸的期待,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进行了安排。

他的目的,就是让赵秉义来主导这个战机的设计。

赵秉义在技术方面能力出众,但是却不善言辞。

刘一九当着所有人的面提出这个,就是告诉所有人,我就认他,如果谁反对,谁就不要参加了。

面对刘一九如此支持自己,赵秉义有些激动。

图-22M这种中程战略轰炸机仿制成功,他们以为国内会大规模地进行装备,即使落后,不管是航程,载弹量,雷达探测距离等方面,都是比轰六高了太多。结果却是军方不生产。

不生产轰-20,他们这么多年的研究投入就没有办法回收回来。

赵秉义对于他们继续这个项目并没有多少的信心,刘一九在这里的支持,如何让他不激动?

“关于新的战略轰炸机,目前我们这里有个思路,就是利用轰-20积累的技术,以及我们从伊拉克获得的F-117战机残骸上面的一些技术,综合设计一款在未来五十年内不落伍的战略轰炸机,当然,这也是经过军方认可的……”刘一九提出了战略轰炸机的设计定位。

没有人质疑这个,因为军方的人在这里。

也没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

仅仅是隐形这一特性,就需要努力很多年。

何况,军方的人都没有反对。

“刘主任,你们这边不是已经有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吗?先说说吧。”空军部的人有些郁闷,花三十年,设计一款五十年不落后的战机,实际上,也就只有在三十年之后才能使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