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节,比原来美国人的重油锅炉跟蒸汽锅炉全功率运行要快差不多5节。当然,如果达到全功率运行,甚至可以保持一个小时42节的高速……一座核反应堆百分之五十功率运行,也能够达到25节。”
动力系统在两座核反应堆的供应下,将会非常强劲。
42节的最大速度,也算是高速军舰了,就连很多小型的护卫舰,驱逐舰都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
刘一九对这样的性能自然没有意见,不过后面的区域,因为整个动力系统改变,将会节约大量的空间。在中间空隙区域,会装上数十枚东风-31导弹,其他的地方却空置了出来。
还有个问题就是国内仿制的传动主轴以及舵轮,是否能够拥有足够的强度。
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米,为4叶桨;内舷为5叶桨,直径5.182米。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在衣阿华级首舰在进行高速航行的时候,舰艉产生振动现象,从而改成了这样的设计。
为了保证衣阿华的性能能够提升,刘一九从一开始就要求按照原本的设计来整。
美国人以为他们拆掉了主轴,更换了传动轴以及推进舵,以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这些只能是废铁。
却不曾想到,刘一九对于这样的战列舰非常熟悉。
这种细长的舰身的设计,并不是因为这种设计是最为合理的,而是美国人在设计的时候为了让这种最为庞大的战列舰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没有办法才缩小宽度,拉长舰身设计而成的。设计虽然有利于提供航速,但是却影响到了适航性。
外壳是固定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法修改。
如果要进行修改,也就算是重新建造了。
刘一九从美国辛苦搞回来的两艘战列舰就浪费了。
一艘,可以用于研究,但是搞两艘,完全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他们的目的,还是要把这种二战时期综合能力仅仅比日本大和级差一点点的战列舰打造成更加恐怖的海上怪兽,告诉美帝,海上并不是航母就能够决定胜负。
用美国人的基础进行改造,然后吓唬美帝,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滋味,这才是刘主任的目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跟让人心情愉悦。
毕竟,曾经共和国一直都在追赶美帝的脚步。
终于有了一次让美帝在军事装备上面追赶的机会,怎么能够放过?
战争是打不起来的,战备的竞争,则是从来都不会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