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精打细算(2 / 3)

想到厂里将来那些一天上班可能至少要八个小时的工人,“爸,孙叔,厂里就没准备也办个食堂吗?”周晨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可以补足的短板。

“这边的厂子,大多都不办食堂,”孙叔回答他的问题,“原来有些办的,后来也都取消了,”

“附近村里的,会回家吃,外来的那些,好多是夫妻一起在一个厂工作,他们自己做,会更划算……”

自己做会更划算?

周晨对这一点有些不认同,不是人越多,这个平均成本就会降下去吗?

“我们核算过,自办食堂,不赚一分钱,平均成本,大概每人每餐至少要5到6块钱,但好多夫妻自己做饭,平均起来,一餐的花费,还在10块以下,”

“一天两餐,加起来省个四五块,对他们很多人来说,一年下来,这也不是个小数字,”

周晨:我……

虽然上初中的那几年,家里不宽裕,但至少在吃饭这方面,他还从来没有这样为几块钱算计过,一个人一餐,五六块钱还嫌多,这应该是超出很多人认知的一件事。

两个人,就为了一餐加起来能省可能不到三五块钱,而花时间自己做饭,还是在很辛苦,一下班就想躺着休息的情况下动手做饭,只能说,对很多人而言,时间,还真不是金钱。

“中午的时候,他们就下面,一把挂面,一把青菜,几个鸡蛋,”周镇海看着儿子,这个账你自己算。

周晨眼睛忍不住有些酸,“那他们租房这一块,我们是不是可以出面帮着做点什么,”

周镇海看了眼老孙,“这个倒是可以,”

“没问题,我这两天就在镇上找找,争取预先给他们集中找几处地方,房租一起谈,一个月能少一百是一百,”老孙说。

虽然周晨一开始的提议有些不切实际,但他的提议还是有用的,大家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还有电瓶车,到时统计一下,看一起要买多少辆,帮着找个店好好谈谈,”

这里离最近的小镇,后山镇,还有段路,沿着小路走四五分钟,到了主路边,倒是有从市里来的中巴车,但不方便不说,一趟哪怕是一块钱,一天下来也得四块钱,那自然不如买辆电瓶车划算。

骑电瓶车也方便,十来分钟就能到镇上。

“那粮油这些,到时也可以帮着一起买,”老孙媳妇也提议,“人多量大,总能砍砍价,”

“都可以考虑,帮他们能省一点是一点,”周镇海说。

在工资不可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