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东海市企业,成为一些领域的龙头企业等,而有所改观,但总的来说,东海企业的美誉度,依然不能和北、上,乃至是津这样历史底蕴深厚的地区的公司相比。
国资的入股,显然能对此有极大的改观。
比如,今后东海生鲜在和其它地区的供应商谈合同时,只要搬出这一点,就一定会让对方放心不少。
同理,兄弟城市对东海生鲜在当地的开拓,也会更放心,这自然有助于东海生鲜争取到更好的公共支持,以及,在当地贷款,相对自然要轻松些……
说白了,这就和国内的那些志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热衷于得到美国风投的投资,是类似的道理。
而接受国资背景的投资,不好的地方之一,也在于此,想在美国上市,阻力可能会多一点。
但国资在投资时,可能就会设定好退出条款,当然,更重要的,东海生鲜实质上最大的股东和创始人周同学,就没打算让东海生鲜在国外上市。
上市可以,国内就挺好。
“儿子,你觉得,我们现在估值应该多少?”周镇海问周晨。
“当然是你们做主,按照公司最新的评估来就好,”周晨马上说。
“当然,老爸你想要我做什么,我一定无条件的全力配合。”他尤其不会在这样的时候,抢老爸和叔叔们的风头。
东海生鲜是一家有着现代公司架构的互联网企业,老爸他们这些大股东,又足够精明,不会被管理团队糊弄。
周晨相信,他们能处理好这事。
只是,对老爸的另一个期望,借此拿下更多大客户,他持相当大的保留意见。
无论是机关还是学校,类似的采购,都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这些团队在采购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相当牢靠的“规矩”。
像老爸以前自己做海鲜的时候,类似的事可以随行就市灵活处理,问题是,东海生鲜,肯定不好做这些的事。
而如果那些单位,都和东海生鲜签下稳定供应的合同,价格透明,资金往来公对公,从此没有了搞小动作的余地……那些人,怎么可能愿意?
周晨都能猜得到,未来,就是一切发展顺利,东海生鲜,最多也只能拿下那些大客户日常所需的中一部分,类似土豆白菜这样有大致统一的规格,且价格透明的大路货——就冲国资入股,总得给质优价好的东海生鲜一些单子,不然不好交代。
至于老爸最想接单的海鲜,怕是不容易——那些人总得捍卫有油水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