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提了个建议。
“他们这儿销售的保暖衬衣,也像北辽包装的那么漂亮吗?”许小丽考虑到是礼品,包装应该漂亮一些。
“我看还不错。许小丽,你去看看啊!”司机说着,就拐了一个弯儿。
来到专卖店一看,那些保暖衬衣包装还真漂亮。
许小丽计算了一下省作协机关的人数,按照每人一件的数量购买了20件,装在车后备箱里,才往省作协而去。
省作协刘主席的车子停在作协大楼门口,一看后面王文华的车子跟丢了;不由地大骂司机,“你光顾自己开,怎么不注意客人的车子跟没跟上?”
打了一个电话,才知道王文华临时有事儿拐了个弯儿。
等他来到楼上自己的办公室,往下一看,王文华的车子到了,只见自己的办公室主任正与那个许小丽往下搬东西,就估计王文华刚才是去购买礼物了。
“这位王主席,可不单纯是个文人,”送走了王文华,刘主席感慨地对自己的副主席说道:“我看,他遇事想的这么周到,简直就像是个社会人物!”
作协已经是机构改革中被撤销的单位了。它没有了行政编制,没有了公务员待遇,只是被保留的民间团体。所以,刘主席接待王文华时,就没有了过去那么多的官话。张口闭口都是生计问题。
谈到生计,王文华自然想起了东港市文联邀请外市文联作协联办《满族》的事儿。刘主席见王文华有联办的意向,立刻给东港市文联主席打电话,询问有关事宜。
东港市不过是个县级市,之所以能够独立办一本杂志,都是因为地区经济发达,氛围浓厚。所以,当年省作协选择了该市文联办了《满族》杂志。
在后来的大整顿中,省作协又联合省民委,以发展民族文化的名义保留了它。但是,省作协毕竟是撤销了,东港市文联主席对省作协的指示就不那么言听计从了。
刘主席在电话里询问了半天,对方也没有讲出货真价实的信息来,只是要求与王文华面谈。刘主席觉得无趣,就放了电话。
离开省城,回到北辽,王文华觉得不虚此行,不仅仅是当面获取了省文联领导的指示,还从杨大师那儿得到了宝贵的字画。
回到办公室里,王文华就问刘兰蔻,许小丽为什么那么痛恨自己的父亲?她的父亲到底是谁?
刘兰蔻告诉他,许小丽的父亲是原北辽市京剧团小生名角许由敬,许小丽的母亲则是著名的花旦徐玉珠。两个人结婚后,都是依靠了许小丽外公——北辽市第一任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