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自己亲手制造的家伙是怎么运行起来的,那就有点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同样的情况不光是生在中国分部,全球各国文明分部的专家们这会都哭的撕心裂肺呢。
详细精确到纳米级的设计图现在几乎是人手一份,而那些或是订制或是请人代工生产的重要零部件,拆开了一个一个的摆在他们面前都能看懂,可组装到一起去后却没人能说得清楚是怎么回事。
你说这样组装是不对的?装上去根本不会起到什么特别功用,甚至还会造成机械问题?可人家一开机转的呼呼的!除非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否则整条生产线就算少了颗螺丝它都不转!
仔细想一想,再去查一查资料,那些原本觉得没道理的问题,兴许又能找到几十上百种可行性答案,每一种都有它的道理在,但是要拿来解释为什么组装到一起后能够生产处虚拟实境设备,却又没人说得清。
原理、研究路线完全笼罩着一团迷雾,光是要搞清楚这条生产线为何能够将原材料像倒垃圾一样倒进进料口之后,另一头的出口就能冒出一副副热腾腾的游戏额环来,他们就得研究上好几十年,因为涉及到的技术和理论领域实在太宽广了。
而且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几乎每一个分部的生产线都不相同,还不是有一点不相同,而是整体的设计没一个地方相同,从形状到功效,从内部构造到详细数据,从使用的能源到产生的效果……
这些生产线,有用电能的,核能的,热能的,太阳能的,烧油的,烧煤的,烧液化气的,你要愿意,烧柴都行,人家什么都不挑,给啥吃啥,只要你能大量供应。
光是研究这台“虚拟实境设备生产线”也许就能单独成立一个学科,越是研究就越能受到启,一些原本没办法攻关的科研难题豁然而解,可衍生出来的更多问题足以让所有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不论男女老少集体秃头。
各国的“上面”没少拍着那些不算难搞到的各国设计图飙,可是大几十套完全不同毫无相似之处的设计图,别说普通人了,就算专家转着圈扫一眼都能晕头转向的直接晕死过去,怎么可能弄得清楚。
问题自然是出在那些查不出来历的包裹上面,一些黑黝黝的零部件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混杂在庞大的包裹群里,有的是邮寄到相关人员家里,有的是直接邮寄到某个不相干地点待取,还有的如同儿戏一样,被邮寄到任意平民家中,里面附上一张:“请代为保存好此物,明日将有人前来领取,并支付若干金钱酬谢!”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