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科苏特的抉择(3 / 12)

的新皇帝究竟有多可怕。

「增兵。」

「增兵?陛下,现在在匈牙利战场我们已经投入了近四十万人,马扎尔人虽然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但是早就被我们打得溃不成军了。

而且继续抽调部队到匈牙利会不会导致后方不稳?」

施瓦岑贝格亲王说的都是事实,这些日子光是抓的战俘就超过二十万了,而且随着战线的推进后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不是多瑙河的存在,光是维持几十万军队的补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已经击溃了多少个二十万了?」弗兰茨反问道。

施瓦岑贝格亲王恍然大悟,如果按照前方的战报计算,这一年来匈牙利民族的六百万人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被奥地利击溃过。

然而此时匈牙利方面依然能迅速拉起队伍,足以证明马扎尔人的战争潜力还未耗尽。

但奥地利军队也没有谎报军情,以战俘为例,最初战俘经过简单的审判都被送到修路队和矿井之中。

然而很快这两个地方就被战俘塞满了,甚至由于战俘过多影响到矿工的工资引发了几次不大不小的抗议活动。

之所以不大不小是因为矿工们真的被逼急了,但是他们敢罢工立刻就会被战俘们顶替。

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匈牙利战俘是在服苦役,甚至他们自己也清楚。

然而绝大多数奥地利人不知道的是,由于弗兰茨进行的矿业改革和防止战俘起义的设计导致矿上的生活反而比做农奴的日子更好、更有盼头儿。

免费阅读.第2/2页)

法理问题?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毕竟当年拿破仑也没有任何法理基础,但不妨碍他的家族贵极一时,甚至在三十七年后卷土重来。

以欧洲传统君主的眼光看来,拿破仑无疑开了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先河,这无疑是对秩序和

制度的破坏。

此时科苏特可以称帝,什么一些阿猫阿狗一样可以跳出来称帝,这对于君主制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但往好处想,科苏特称帝何尝不是对欧洲共和制的一种冲击?这是否可以从侧面证明欧洲共和制的尽头就是君主制呢?

不过弗兰茨不可能像英国人对拿破仑那样流放了事,因为流放科苏特等于变相承认了科苏特的身份和匈牙利的独立地位。

英国人流放拿破仑可以从中渔利,奥地利若是放任科苏特则是玩火***。

奥地利帝国和科苏特之间只有生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