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辞赋(3 / 4)

扬名 肉末大茄子 3802 字 2023-05-02

事。

刘宏闻言脸色骤变。

“奴婢还听说,自陛下降了死罪之后,廷尉诏狱外便起了长龙,堵塞交通,为一时之盛景。”曹节继续说道。

刘宏脸色愈发难看。

这些士人,这是取他之仁慈,为他人之垫脚石?

曹节观刘宏脸色,这才建议道:“奴婢等年老体衰,无法为国尽力,但那杨明自称为百姓而行事,此次伐鲜卑陛下可遣他出战,让其为国、为百姓而战。”

“善。”刘宏点头。

此次伐鲜卑,宦官出钱,士人不肯出钱,总得出人。

杨明如今名扬四海,有士人新秀之姿,当为表率。

……

马车在永和里停下。

汉代尚无坊之概念,以里为单位,概念与日后的坊相近。

雒阳内城的里并不多,多为王公贵族居住之所,其中尤以北宫右侧,永安宫南侧的永和里和步广里知名。

里内的房子大门不临市,马车停在闾巷,杨明下车后进门。

有婢女先去屋中禀报,他甫一进家门,便有数人迎了过来。

当先一人便是他的父亲杨琦,望见他时,眼圈已红了一片。

与他而言,杨明十一岁死一回,如今十九岁又差点死一回,命途多舛。

“父亲。”杨明躬身行礼。

杨琦收拢情绪,上前扶他起身,拍他肩膀颔首,神色自豪。

此时其他人也已出来,杨明相继拜会。

叔公杨赐,叔父杨彪、杨众、杨篡,晋阳王氏王柔、王泽,以及议郎蔡邕。

众人进屋,刚坐下,蔡邕便发出感叹:“我十九之时,正值徐璜等五宦擅权不法,却仅能不合流而已,整日无所事事,品玩古董聊以自慰,对比少君之所作所为,相形见绌,惭愧不已。”

“蔡公之才,闻名遐迩,明不敢相比。”杨明赶忙谦虚道。

蔡邕,当世大文豪,精通音律、经学、辞赋,书法大家,藏书万卷,闻名天下。

蔡邕闻言大喜,摸着长须越看杨明越发顺眼。

“可惜昭姬尚在垂髻之年,不然许配与君,当无憾也。”蔡邕接着感叹。

此言一出,一旁的王柔、王泽两兄弟已有些坐不住。

杨明心里一笑,确实可惜。

蔡邕的女儿,那可是蔡昭姬,也就是日后的蔡文姬,大才女,兼王者高手御用打野。

蔡邕和杨氏关系不错,他也早就认识蔡邕,当然也去了解过蔡文姬。

就像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