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几乎全都是在主政一方时做出来的。而再看看陈扬当年在省发改委,在团中央,甚至是在中央党校任职时,他都干了什么呢?
恐怕,就连他自己都说不出来。
是的,在中国官场里,只有真正担任过地方大员,哪怕只是一个县长都好,也才算是真正当过官儿了,才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陈扬才会初到华海不久,就有了一种很深的历史使命感,他把华海看做了自己的地盘,他要对这里的每一个人负责,对华海的历史负责,而这,也是他毫不犹豫的把中基踢走的根本原因。
......
七月,华海的天空,已经是骄阳似火了。
不过,不管窗外的太阳有多么毒辣,也丝毫影响不到开着空调的办公室。
此刻,华海市委大楼六楼的小会议室里,正开着一个严肃的新同志见面会。
这个新到华海履职的同志不是别人,正是原商务部副部长方逸同志。
对方逸下来一事,中组部显然十分重视,由常务副部长刘向东同志亲自陪着方逸到华海履职。不得不说,这个规格相对于方逸的副书记身份而言,已经足够高的了。也就只有去年末于强亲自送陈扬来华海上任时能相媲美了。
在刘向东用沉稳的声音宣读了组织部的任命文件后,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只是,如果掌声也能够分类的话,那么这阵掌声中,必然包含了嫉妒,漠然,甚至是愤怒,以及委屈和不甘心,至于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欢迎,估计是一个都没有。
陈扬也轻轻的鼓着掌,只是,他是属于哪一类呢?没有人知道,但最起码,从他清澈沉稳的目光中不难发现,他应该不属于这上面列举出来的数种类型的任何一种。当然了,热烈欢迎嘛,他也谈不上。
在这一道道投向自己的目光,以及热烈的欢迎掌声中,方逸却是没有一丝半点初来者的惬意,他也是久历宦海之人了,城府早已经修炼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了,他脸上挂着从容淡定的微笑,善意的目光逐一的扫过众人,给人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良好感觉,也只有当他的目光落到陈扬脸上时,才有了那么一星半点的小小波动,当然了,这么一丁点的变化,很快就被他轻易掩饰住了,他甚至还朝陈扬笑了笑,当然了,陈扬也是报以善意的微笑,很有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觉。相信除了他和陈扬两个当事人,别人根本就察觉不出半点异样来。
接下来,市委书记高明代表华海市委常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