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底线。
而中基方面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也修改了协议内容,一是不再要求华海方面共同支付前期的一些公关费用,比如前期投入的八千万美元,中基方面决定自己承担,算是所拥有股份的投入了。尽管这项内容原先并不存在,但中基既然提了出来,现在又主动修改,算是做出了不小让步。当然了,不得不说,中基背后的高人还是很有头脑的。二是在双方分歧最大的根源所在,股份问题上也作出了小小让步,他们主动退让了5个百分点,只要求持股25%就可以了。
通气会过后,双方就各自离开了大会议厅,回到各自的小会议室里,关起门来,让会计师及精算师们开始仔细推敲研究起了刚拿到手的这份新修订协议草案的内容了。
这个过程无疑是相当枯燥漫长的,陈扬不是专业人士,自然不用参与到这个繁重的工作中来,他只需要在边上泡杯咖啡,静静的等待最后的结果就可以了。
而陈扬似乎这次也很积极配合,至少把姿态做了个十足,他放下了手头上的所有工作,专程守在酒店押阵,甚至为了表示善意,午餐以及晚宴都是跟对方的董事会主席董国良在一块用餐的。
一直熬到了大约晚上八点半钟左右,陈扬手里才拿到了一份经过专业人士精算过后制作出来的关于此次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表。
说实话,虽然谈判组工作人员付出了极大努力,但客观的讲,这份新出炉的分析表实际上跟之前他们每轮谈判过后送到陈扬案头的内容差不多,抛开一些小的修改不提,5个百分点的让步以及前期公关费用的让步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华海方面完全收回投资成本的年限从十年时间后降低到八年左右。
说实话,在早上的通气会后,陈扬对这个结果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了。他并不期待着奇迹发生,既然双方提出来的条件还有巨大差距,剩下的工作就只能通过进一步的谈判来解决了。
而几乎是在华海方面得出结论的同时,对方高薪聘请的一家英国会计师事务所经过缜密的计算后,也把一份分析报告送到了老板的桌子上。
董国良显然就是第一个过目的老板,他在酒店里开了一个单独的办公房间,坐在大班椅上,他叼着一支哈瓦那雪茄,面带着一丝嘲讽的笑容,只粗略扫了一眼这份报告最后的几行数字,然后就把这份十多个精算师花费了一整天制作出来的报告重新扔回了桌面。
“哼,一年三千万美金?姓陈的,你他妈这是打发叫花子么!”
董国良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从他阴狠冒火的眼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