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倒打一耙(2 / 5)

西州当地的一些官方媒体也全程跟踪采访市长的一系列公众活动,宣传的效果很不错,而他也渐渐的开始被西州老百姓所熟知,群众们渐渐都知道了,他们西州来了个很年轻的父母官。

而他这么一忙起来,就没时间再去顾及到自己的私事,只能把方晴的事情先暂时搁下了。

还有就是,经过上回西州纺织厂闹出的乱子之后,他也对方案做出了微调,当然,那二十三家负债累累的国企该关的关,该卖的卖,大的方向肯定是不会再改变的了。

做为试点的西州纺织厂,最终在市的关照下,还是特事特办赶在月末前走完了程序,所有下岗职工都领到了应有的遣散费,虽然不满意的职工仍然有很多,但在,倒是没有再闹出什么乱子来了。

而上次提到的举报信里面,牵扯到经济问题的那几个相关厂领导则全都被纪委带走了,暂时先控制了起来,一旦问题查实,双规是跑不掉的了。

在这件事上面,陈扬其实并没有太多干预,一来他不认为自己是来西州肃贪的,二来他也相信,在自己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出来要跟韩海天掰掰腕子的大背景下,哪怕那纪委张高明跟韩海天走得比较近,也断然不敢为了这几个小虾米而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的。

不过,后续的麻烦事还有不少,比如那上千号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就够陈扬头疼一阵子的了,按他的计划是打算由出面,邀请一些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的,搞几个大型的专场用工会,毕竟这些都是老工人了,若是找到合适的企业,还是很容易消化掉的。

当然,这些事他都交代下面人去处理了。只不过具体的操办人却不方面的人,而是他的小情人李秋禾,毕竟南扬集团在那边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由南扬出面,可比他们西州市的面子要大得多了。

忙完了这些让人累心的事情,十一月初,陈扬轻车简从,没有知会南港市委市,只叫上秘书小胡和司机刘猛,就动身去到南港市进行实地调研工作。

他之所以亲自跑到南港调研,完全是因为在他对西州经济发展的整个的规划布局当中,南港市是一个具有很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

做为一个县级市,南港每年上缴西州市财政的税收达到了20个亿,可以说之前在西州老班子的领导下,南港的经济发展状况还算不错。只不过在陈扬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南港的潜力也不仅仅只是卖点海鲜就算完事了的。

至于说不知会当,除了他不想太高调之外,主要也是觉得自己若是提前打了招呼,想必到时候当肯定是带自己去一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