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高端访谈(4 / 5)

形象,是一个染有人治色彩的改革者形象,有些强悍,不够民主。我们想知道,“媒体陈扬”是不是真正的“公民陈扬”?您的媒体形象和真实形象有没有什么差异?”

“当然有差异。”陈扬斩钉截铁道。

“您请继续说。”汤副总编做了个请的手势。

“‘媒体陈扬’是一个中性的陈扬,有锐意改革的一面,也有独断专行的一面。比如媒体说我的形象中,有酷吏的一面,最典型的一个细节是,媒体采访到的一个干部说,说我做事喜欢走极端,不重过程,重结果。”

“是有这么个细节。”汤副总编点点头。

“这个干部举了个例子,是关于开发区征地拆迁的。他回忆起拆迁时的惨烈,说开发区方面动用铲车与公检法等单位的干部将近200多人,将老百姓赶走。这不是事实,我也不允许辛庄发生这种事情。”

“可笑的是,媒体描述过这个细节之后,接着就套用我的话——‘但不用强制力量行不行?’,这样的描述,让读者看起来,好像是我领着干部去拆迁,而事实上,我从来就没有去过拆迁现场,对这件事我也从不知情,更不知媒体怎么会从这件事中推导出一系列所谓的‘野蛮’逻辑。”

汤副总编频频点头,而他旁边的那个青年记者则不停的在本子上记录着。

“当然,我认为,媒体是没有恶意的。他们表面上在写我,实际上在写中国。我只是他们借以透视中国改革和命运的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媒体的文章总是要展现冲突的,有冲突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然而事实上,辛庄开发区改革中的冲突并没有那么激烈,辛庄的改革总体上是平稳的,有序推进的。

虽然媒体说我是“最富争议的区委书记”,我自己也的确曾经跟下属说过,‘不要怕改革起争议,也不要怕犯错误’。但是,在我具体做事的时候,总是努力将争议降低到最小程度,尽最大努力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我在辛庄,任何一项改革,没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把握,我是不会做的,因为我承担不了失败的风险。

上述这些话,我跟下属讲过,当然,我也不怕跟任何媒体讲。”

顿了顿,看到汤副总编一愣一愣的。

陈扬留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就停了下来。

汤副主编足足花了将近五分钟才消化掉陈扬所说的话,然后才接着问:“转型时期的中国,有记者和学者认为,您是有缺点的时代英雄,他们在肯定您的时候,总不忘呼吁,希望您注意民主,对此,您怎么看?”

汤副主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