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的却又陌生的人,让他不知所措,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曾过有个怨恨,但一看到那些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在自己面前近乎哀求愧疚的样子,也就原谅他们,但他是不会离开他的养母的。本来就是母子相依为命,自己要是一走养母岂不是孤苦伶仃,当然自己决不可能随那些人进城,小光荣已经离不开养育他的养母和这片山水,任何人都不可能让他们母子分离,见人接不回去了,小光荣的爹妈每次来都带不少钱,但李寡妇和小光荣从来是分文未收,没办法后来小光荣的父母通过镇长出面,这才收了一些钱,李寡妇把小光荣亲生父母给她的钱后来跟小光荣在本村娶了媳妇如今小光荣的儿子都五岁了,小孙子整天围着李寡妇叫奶奶,把李寡妇乐的整天合不拢嘴。当年李寡妇为了小光荣有出息她一直未改嫁,硬是含辛茹苦送光荣读书,光荣既聪明又肯用功,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但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他看到养母每天辛苦的样子,未老先衰,实在是于心不忍于是坚决退学并主动回村,他回村以后做了两件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的事,他原来姓刘,现在改为李姓,从养母李寡妇姓李,二是要在村小学当一名义务民办教师。他是数学、语言甚至体育都教,村里实在是缺教师,学校要是没事他就帮自己的母亲无论是家务还是农事见事做事,他在这个的村口牌很好,人缘不错。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家是个大孝子,对妻儿也很关爱。这么多年光荣在村小学只怕当了有十几年的民办教师了,平时农忙时要是光荣学校有事,乡亲们都主动帮他们家,而且还经常送些粮油,鸡蛋,什么的,有什么送什么,这些东西李寡妇多少收了一些,她知道这些都是乡亲们真心相送的,不收有时反而显得生分了,再说李光荣是义务的,没花国家的一分钱。光荣成家以后,有他能干媳妇里外一把手,又加上媳妇娘家就是本村,地里实在是太忙她就把娘家人都请来帮忙,这样以来光荣就没了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精心于学校的教学。光荣成家两年以后,经过养母和妻子多次的劝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淡化了那些与他有血缘而无养育之恩的人的怨恨,曾带着养母、妻儿分别看望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生身父母等亲人,所至之处无不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看到这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对自己养母和妻子真心款待,极其友好尊重,他觉得他们其实和自己的养母和妻子一样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只是命运作弄人,时间一长心里的怨恨也渐渐没有了,多年的郁结得到了释放,听说李光荣今年接爷爷、奶奶和生父一家过年,明年接外公、外婆和生母一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