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喜悦、激动之情,遂创作了这一传世名曲《闹元宵》。
同样也是定为七或者八级的古筝作品,演奏时长也不长,五分钟左右,需要特别注意的还是其中的情绪表达。
关于这首曲子,观众们都可以通过曲目名字来进行判断的。
随后,秦放歌继续他的演奏,“古筝协奏曲《云裳诉》。”
《云裳诉》这首经典的古筝协奏曲,是周煜国在2002年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乐曲是在其早年创作的古筝曲《乡韵》旋律基础之上改编扩展而成,音乐运用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特性音调,作品素材多采用秦腔“苦音”音调,迂回百转,细腻绵长。整首乐曲时而清幽哀怨,如轻泣低诉;时而急速有力,似张扬呼喊。道是“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琴音袅袅间,作曲家将已然将心底一腔情思尽数赋予筝乐之中,淋漓酣畅,令人回味。
秦放歌拿来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改编,在演奏的时候,又进行了他作为演奏家的“再创作”。原曲作者的音乐表达里,其实是没多少大家想象中,杨玉环和唐明皇李隆基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标题党啦!
但在秦放歌的改编中,就真正把这两个历史人物,和这首乐曲结合了起来,做到了名副其实。
整首乐曲的结构并没有变化,还是三部曲式结构,民族调式旋律优美动听,线条流畅。作为协奏曲,和其他拿出来的二胡协奏曲等等相同,秦放歌都是先做的钢琴伴奏版本给学生们练习,乐团版本还要等以后。
秦放歌向来是取其精华的,这首曲子巧妙地将诗句的意境与陕西碗碗腔的韵结合在一体,特别是运用了哭腔调,又发挥了古筝的按滑音和快速颤音等技法,深刻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创作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及缠绵哀婉的主旋律音乐。以完美的音乐形象,深刻而具体地描绘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
这些优点,都是他在改编的时候,进行保留的。还有就是其中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在保留的时候,他还对其进行了升级。
比如,《云裳诉》中大量的按、颤、揉等技巧,这些都是要区别对待,精雕细琢的。不光对音色起到修饰与润色的作用,还要根据乐曲的情景来进行选择以达到烘托情绪的作用,同时还不能丢失作为陕西筝曲的韵味。
而原本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古代中原地带的陕西长安,现在也是有各种遗迹遗址供大家去参观的。
秦放歌当初重走丝绸之路的时候,就有跟姑娘们一起游历过,哪怕只是“春风得意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