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3章 新想法(2 / 5)

的,也没人敢丢。他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秦放歌他们的要求,进行了新的设计,改造方案就是为了跟上时代步伐。如他所言,技术进步很快要求也越来越高,好在他也并非守旧一成不变,这些年也一直在设计院工作。

都知道国人好面子,当初的奥运也是各种大场面大手笔举世瞩目,到后面举办奥运的国家就相形见绌,还不说搞到中国这样好就各种财政危机,真按燕京奥运这标准搞,估计得破产。

秦放歌的森林音乐会也是如此,高标准,高要求,不说特别大的场面,最起码要过得去呀!不管是舞台还是灯光音效等各方面都是如此,然后还有比较重要的,安全保障问题。这也是大家都特别关注的,这样大型的户外活动,虽然有得到批准,但要做不好的话就特别失分,也会被各方攻击。

秦放歌此前就有拿到黄铭他们所设计的最终效果图,也是他点头答应下来,才会正式投入改造。

林宝卿和左书琴却是第一次看,都觉得挺新鲜的。

黄铭的设计也还是以舞台为主,奥海则是做为背景,早就设计好的喷泉系统也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但必须先进行修复工作。整个效果还是相当宏伟壮丽的,舞台也跟其他国外的户外音乐会差不多,都是会搭建透明的棚子,主要是为了采集舞台上乐器的声音,拾音器、补声器都要很多组的,要不然离得远得稍微远点的观众就根本听不见。至于其他像是线阵音响,调音台等,都是做好音乐会音效的关键。民族音乐和西洋交响音乐也会有差异,到时候也是会进行不同调试的。

整个舞台的造型也是想当别致漂亮的,如美丽的瀑布一般,也尽可能的把各种拾音器之类的器具隐藏起来。

其他像是灯光,摄像机位等等,设计中都有仔细考量到,除了效果外,美观也格外重要。到时候还会调动无人机进行拍摄,俯瞰整个露天剧场的全貌。

总之,各方面细致而繁琐的工作相当多,比起观众坐席的安排,舞台的搭建,音响设备的安放才是最考验团队能力的。

秦放歌倒是不再谦虚,有什么想法也都赶紧讲出来跟专业人士商量,他没亲自参加国外的森林音乐会,但他们的视频以及录音都有仔细看和听,得益于他超敏锐的听觉,各种音乐细节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他还有跟国外同行深度交流过,还是有相当发言权的。

诚然,户外音乐会的演出,是完全没办法跟室内相比的,光是必须用扩音这项,就大大减分。加上户外环境复杂,噪音源也多,一阵风一场雨都会影响到演出。所以,舞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