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作曲家的身份,可是比演奏家歌唱家什么的,更容易让后人记住的。就像是几百年的那些伟大作曲家一样,至今大家都记得他们的名字,演奏他们的音乐作品,同时代的著名歌唱家演奏家基本都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哪怕是达官贵人,皇帝大臣也是如此,留下的还不都是好名声,不懂装懂也是会被后人嘲笑的。倒是那些资助穷困作曲家的,不管是贵妇人还是富豪,甚至也有皇帝成为作曲家脑残粉的,为他建立歌剧院什么的都有,这些也是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事情。
秦放歌和其他艺术家们专心搞艺术,也是用他们自身的精湛素养和技艺,真正意义上的为国争光。在古典音乐这块,不得不承认就是,这些欧美国家的底蕴,就是比较深厚。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现在不也有秦放歌这样的天纵奇才站了出来吗?相信以后,也是会涌现出更多的艺术天才来的。
由此,他们也完全可以说,中国并不缺少孕育天才的土壤。相反,现在欧美国家的古典音乐市场在日益萎缩,愿意学习古典音乐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在中国,古典音乐市场却是被全世界人们所看好的,也有才有那么多的艺术家和团队,成群结队去中国演出捞金的情况出现。
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别说什么“人傻钱多”这样的话,要没点好处,人家也根本不会来你这的,大家混生活都不容易的对不对!
秦放歌他们这次海外演出,也完全可以说是吹响了“反攻”的号角,略显夸张了点,但意思差不多。
别看新闻中把文化交流一直挂在嘴边,但仔细深究的话,也是会发现,这文化的交流,也是会有强弱主次之分的。要不然,又怎么会有文化入侵的说法呢!你强你就厉害,比如之前深受全球观众喜欢的美国爆米花大片,就是他们传播自身价值观的最佳机会,即便是潜移默化,也是相当有效果的。
然后也才有了电影保护月诸如此类的举动,其实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都会有差不多的情况出现,谁也别说谁!
这些道理大家基本都懂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也就越发凸显出这样上新闻联播的价值来。
然后,也不光是这些本来就身处其中的艺术家和相关人士,吃瓜群众们也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牛逼,“虽然我听不懂,但总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唐璜》这样的歌剧,意大利人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了!”
“唐璜这样的贵族浪荡子,跟意大利人的骚浪性格正好合拍,受到他们的热烈追捧和喜欢也就不足为奇!”
“想当初在国内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