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指挥家(2 / 5)

的精力集中在他的脸上,更多的关注他所演奏的音乐本身。不过有画面的话,观众都还是会不自觉的去看,电视机镜头的话,也就主要给在他的双手上。他拥有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灵巧的手指,就算不听他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单单看他的手指,拨动小提琴弦,拉动琴弓,就一种最美的享受。

尤其是在保持高速演奏的状态下,上下翻飞,各种精准而灵动的运弓,顿弓,连顿弓,拨弦等等技术,越发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这时候,龙雪瑶以及肖雨然她们也都没再去练琴,都宁秀佩周秀英她们在后台看大屏幕电视。这会宁秀佩她们并没有去打扰正在进行的电视直播工作,看最终出来的画面就好了。

秦放歌这小提琴技术没得说,龙雪瑶这个带他小提琴入门的人,心中有着更多的骄傲和自豪。

一首四十分钟的小提琴协奏曲,带着现场以及电视机的观众们,体验和感觉到了那种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还有勤劳善良的人们忙碌春耕的热闹场景,融入了很多的中国音乐元素,并不仅仅只是传统的“宫商角徽羽”,在旋律,节奏,以及和声织体上,陪着交响乐团的演奏,都非常好的凸显了其中的中国风格。

真要仔细分析的话,肯定是能出本书的,一篇论文也远不能阐述得明白。

当然,这些学术研究的内容,都是特别专业的人才会去做。对于观众而言,她们更在意的是,最直观的听觉感受,视觉享受也算。不过同样的音乐,对不同的观众来说,听着感受也都不一样,秦放歌再怎么牛逼,演奏的音乐再怎么有感染力,也是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感觉,联想到同样的画卷。人的联想能力,也是会受到自己的经历所制约的,同样的“春风拂面”或者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画面,大家脑海出现的画面也都不尽相同。

好在秦放歌的音乐旋律无敌,优美如歌,这也最能被广大人们群众所接受的,即便他们听不懂更多的东西,比如节奏、和弦、和声、织体、强弱变化等等,单单只是靠旋律,基本就能让观众一直听得下去,而不至于中途离场。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但凡有正在收看的,也极少有中途换台的情况。

自家有学音乐的孩子,也可以给父母长辈大概解释下,每个乐章大致是讲什么的。对普通观众而言,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也就是标题音乐,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名字叫《春》,描绘的东西,就不会说跟夏秋冬这样的场景相关了!

这首曲目完成后,秦放歌也还是在舞台上四下鞠躬感谢观众们的支持,他还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