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名誉教授,之前来学校带学生还挺勤快的,可在筹备歌剧的演出后,时间基本都花在国家大剧院那边,真正做回名誉教授了。这样其实也挺好的,她精神虽好,毕竟年岁已高,也真操心不过来那么多事情。光是歌剧演出安排那边,就够她忙活得脚不沾地的了。而且,这还没有结束,要出国演出,周秀英身上的事情更多,她这个总导演是肯定不能缺席的。
之后,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中文歌剧了,等方希平那边剧本完成,秦放歌的作曲速度特别快,而且已经有了民乐合奏曲,也是以此为框架进行歌剧创作的。
乐观的估计,九月开学之前,歌剧就可以全部完成。到时候肯定又要安排练习和演出,总不能费尽功夫创作出来就放那发霉吧!到时候,周秀英来音乐学院教学的时间估计就会更少了。
老师不在,秦放歌这个弟子就代劳,他也承担起了一定的教学任务。这下午,也是帮着做没工资的助教,帮助其他同学,传授他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同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质,指导他们进行最适合自己练习。
秦放歌这样优秀的表现,一直都是看在音乐学院教授老师们眼中的,他们倒不说乐得轻松,肩上压力反而更大了起来。但这也正是他们想要的,秦放歌为华夏音乐学院带来了太多的变化,以及更高的关注度,还有更多的资源。这些都是对音乐学院有益,也是对在校师生特别有好处的事情。
现在班上的同学,对秦放歌的观感也越发好了起来,之前他和沈建萍周秀英她们,也组织着大家去大剧院那边免费观看了彩排。不得不说的是,在歌剧院里的感觉,和在学校练习,真的天差地别,不光氛围不一样,舞台布景道具美术什么的,也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而且,他们都还是大一的学生,学校一学年能安排一部在学校的歌剧演出,那就相当不错了。研二研三的师兄师姐,都不见得有机会到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演出的。
现在秦放歌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希望,虽不能指望跟他一样一步登天,但跟着老师和他好好学习,努力练好自己的内功,将来不说成为着名的歌唱家,进入大剧院或者其他地方的合唱团,都是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再退一万步说,只要学好了,哪怕不能成为歌剧演员或者进不去合唱团,以他们这样的经历和实力,回家乡自己开艺术中心当声乐老师,生活也能过得美滋滋的。要知道,现在的艺术教育市场真的如火如荼,很多连他们都根本看不上眼的人都能混得如鱼得水呢……
刘宇,魏初,肖依依,邱敏这样素来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