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笑着回答道,“我可不敢抢你们指挥的饭碗!会被人恨死的。”
大家都笑,但于大伟俞芳这样的指挥却都不这么认为,于大伟就建议他试试,“毕竟首演,当指挥的感觉真的很不错的,相信我准没错!”
“秦放歌的水平当指挥根本不成问题!”俞芳也表示赞同,还说,“我们指挥也真没那么小气的。而且,你交响曲到时候排练的时候,肯定也还是得去现场指导的,最起码要先把演奏情感和风格确定下来。”
说起这个,两位指挥的话匣子也都打开来,他们也并不避讳乐团整体水平存在差距的问题,本来就是事实,掩耳盗铃不可取。只有认清楚现实后,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
国家大剧院的管弦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当然,两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爱乐乐团那边,主要还是以演奏各种协奏曲和交响曲为主,偶尔也会去参加商业演出,为流行音乐或者是其他比赛之类的站台。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这边,则是主要以歌剧演出的伴奏为主,也会有协奏曲和交响曲的演出,但他们基本很少去参加其他的演出,毕竟是依附于国家大剧院的乐团,能把在大剧院演出的任务完成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于大伟和俞芳他们也有提及,其他演出的排练情况,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大剧院上级领导,重视程度和这部的演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秦放歌对此还表示感谢呢,毕竟这是他的首部“原创歌剧”。
他跟国家大剧院的合作也是双赢的,他现在的财力,也没办法担负起整部歌剧的全部成本,光是演出前的排练花销可都不小。
当然,周秀英于大伟他们也都是清楚的,有秦放歌的加入,大剧院方面,拉投资赞助也更有筹码。比如他这首部歌剧的冠名赞助权,就卖得特别好,赞助商那边也都会觉得花大价钱有价值。毕竟秦放歌的人气摆在这里,他还没接什么外面的广告代言,都是代言他自家的东西。但赞助他参加的节目,就相当赚了。
此外,他们还准备去国外演出,对于赞助企业打响海外名气,也都是特别有帮助的。
不过具体的赞助费用秦放歌没去操心,但数目肯定是不会少的,他也没想着去分点羹之类的,不要他掏腰包,还能有演出费用拿就很不错。
周秀英席晚晴她们知道得更多点,国际大剧院这边,原本拿得比较多的赞助,是来自银行和汽车的,都算是比较高大上的,现在又多了手表和航空公司的赞助。
在她们看来,航空公司的赞助还是挺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