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
很多观众虽然不太理解,但也对眼下的这些流行音乐能否长久流传下去持怀疑的态度。没办法,现在的流行音乐实在没什么进步,值得多听多回味的,都是之前的老歌。而人们遗忘的度也是特别快的,别说再过百年,再过十年二十年,时下的绝大部分歌曲都会被扫进历史的坟墓堆里。现在都没什么人鸟的好不好,期待以后来现它们的价值?
大浪淘沙,时间是检验经典与否的最好武器。
由此,也就看出音乐家中,作曲家和演奏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来。
连周佳那些最忠实的粉丝都不得不承认,拥有作曲家身份的秦放歌,将来被人们所记住的概率,可是百分百大过周佳的。就算周佳的钢琴演奏技术过秦放歌,也是无济于事的。
就像当初的那批古典音乐中,现在被大家经常提及,耳熟能详的钢琴家,无一例外都是作曲家。当然,这些能被称为钢琴家的比如歌德斯特朗他们,钢琴演奏水平都相当高,斯特朗更是炫技之王,折磨着一代又一代学琴的苦命孩子。
而更天才的弗雷德,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打小就是神童,最初闻名也都是器乐演奏相当出色,基本功夫特别扎实,真正意义上或者说是成熟的音乐作品,基本都在二十岁左右。都有经过长期学习的阶段,弗雷德和另外个世界的莫扎特差不多,都是最天才的音乐家,也都在长期的巡回演出中(甚至很多时候是在刻意的炫耀和卖弄),不断学习成长起来的,哪怕是天才,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举个例子,莫扎特对当时的古典音乐风格和特点都非常了解,也有针对性的创作一些作品,想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喜欢。他可是要靠这个赚钱吃饭的,创作歌剧也是,然而,在当时的维也纳,很多人都觉得他的音乐太过丰富,音符太多了!半桶水的皇帝都说,“要是能少点音符的话就完美了,人们一个晚上只能听这么多音符的!”
可在尴尬之余,莫扎特还是坚持说他的作品是最完美的,哪怕一个音符都不能少。
这番那些百年前的音乐家说到现在,连不太懂音乐的吃瓜群众们都惊讶的现,似乎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经认可了,秦放歌的成就比周佳高。
周佳有代表性的演奏,其实也不少,但广为人知的也并不多。绝大部分不关注古典音乐的人对他的大概印象也就是诸如,“弹钢琴很厉害”,“表情帝**脸”,“各种给伴奏”,“在美国白宫演奏过”,“和很多交响乐团以及指挥合作过”等等。
具体的曲目,确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