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光荣绽放(5 / 6)

不得不提的是,华夏音乐学院新建成不久的这座音乐厅,完全符合声学结构。加上空间不大,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的难度都没那么高。不像是人民大会堂那样,由于设计的年代久远地方也大,现在想要重新弄的话,就非常困难。在这点上,音乐学院特别舍得投入,不仅聘请的是德国著名设计师材料也用的是最顶级的,就是为了追求最真实自然的声响效果。

观众们从这开场曲就能感觉得出来,这就是舞台上这些学音乐的女孩子们生活精神面貌的最佳反应。她们时尚,青春,美丽,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哪怕前路再多坎坷挫折,也能勇敢的迎难而上,偏向虎山行。她们的态度积极乐观,无怨无悔,执著向前。并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她们的态度,不让青春虚度,不让生命留下太多遗憾!

在这作品里,有传统和时尚的结合,一如民族乐器和现代乐器的组合,就像她们的性格气质,最后表达的主题就是与时俱进。并不是一昧的传统才是民乐,她们现在的状态,甚至她们自己,何尝不是新时代下,年轻人民族性的体现呢!

一曲《青春无悔》,让音乐厅的观众们感受到了她们火热的青春,尽情绽放的光荣和激情。

她们自己在舞台上的演奏也是挥洒自如,她们都是经过十几年刻苦训练出来的,也都有相当的舞台经验。何况,有这些好姐妹在身边,她们就不会紧张更不会怯场,要在这样的舞台上,把各自的才华尽情展现出来,回馈给师长,给喜欢她们的观众。

《青春无悔》之后,就是左书琴的作品《我们在一起》,原本是一吉他伴奏的歌曲。后面改编成了民乐作品,但歌词并没有去掉,这会她们也跟着一起唱。

“我们在路上,青春正飞扬。我们在一起,追逐着梦想。音乐海洋里,我们共徜徉。自由天空下,尽情去翱翔……”

而在有了十几件民族乐器的伴奏下,整音乐的格调立刻就跟着高了起来,在这点上,左书琴和滕舒婷她们还是挺有心得的。而且,在原有旋律的变奏上,她们做得比普通的流行音乐,不知道出色多少倍。

宁远静对她们前面一“青春无悔”,感觉就没这《我们在一起》音乐深刻,有歌词是一方面,旋律的流畅简明,琅琅上口则是另外一个方面。尽管经过很多的变奏,但她跟着哼起来的时候,却感觉没多少变化,这让宁远静很有成就感。

通俗点说,就是很接地气!

在专家级的音乐人听来,这其中又有着很多严肃音乐的东西存在,光这些变奏,就特别精彩,值得好好探究一番,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