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压力(2 / 5)

那样红透半边天,真的说不好。

当然,秦放歌也根本不需要妄自菲薄,不管怎样,《梁祝》这样经典的存在,都是经过时间,以及人们群众火眼金睛的检验铸就的。

即便他首先拿出来的并不是小提琴协奏曲,而是适合左琴她们乐团的民乐版本,都无损它的美丽和内涵reas;。srng最新章节全文阅读/srng

吴亦芬对这首《梁祝》评价极高,她作为作曲系的教授,即便早上才拿到曲子,认识也都是相当深刻的,“秦放歌通过音乐,为我们婉婉道来一个凄美悲凉,如泣如诉的故事。我把它分为三个篇章,相爱、抗婚、化蝶。第一节轻松,欢快,就如同所有年轻男‘女’相爱一样,初识时的心有灵犀,相视微笑,相爱的愉悦。第二节抗婚,怒,愤,不平和抗争,都在沉重的声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节化蝶,悲凉,悲怆,最好化蝶双飞,得尝所愿,非常有超现实的,‘浪’漫主义的‘色’彩,也可谓是整首音乐最‘精’彩的部分。”

而同为作曲系教授的龙富锦,在这首《梁祝》上,也是和吴亦芬存在一些不同意见的。

‘女’人在细腻敏感细节化情感方面的天赋,通常是胜于男人的。不管是‘女’教授,还是即将要排练的左琴她们,在《梁祝》中,应该都比较能表现出祝英台这个‘女’‘性’的细腻及思想感情。

龙富锦教授当然希望她们的目光能放得更长远些,演奏的场面能更大气磅礴一些。按照他的说法就是,“要用大气魄、大景观、大视野,大力揭示梁山伯、祝英台这两位悲剧人物的无可奈何的悼歌。尤其在“抗婚”这一乐章时候,作曲家想要营造的氛围最为‘激’烈,也需要最‘激’情的演出。我们都能清晰地从乐谱中,感受到那种礼教和自由的冲突,充满着另类的杀伐之气,这种气氛对整个故事的悲剧‘性’和主人公宿命的烘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滕舒婷她们倒是见怪不惊,在之前的那首《锦瑟华年》中,龙富锦和吴亦芬教授也有意见相左的地方,和她们每个人的想法,也都不尽相同。

至于秦放歌,他更倾向于按照演奏者自己的理解去演绎,强行让她们演奏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这也让龙富锦和吴亦芬,甚至是滕舒婷都觉得秦放歌对这些‘女’孩子太过纵容。

可秦放歌还是坚持如此,他不想事事都做主,也认为这是发挥她们各自天赋和灵感的时候,能不能被观众认可,也看她们自己的。

就有像黄静这样的‘女’生,戏称他把音乐创作出来就完事,是不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