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往往都很重,在这首曲子上,也是一样。秦放歌在肖邦的原曲上。也做了相当大的改动,交响乐团部分,更是全部重构,也花了很多的心血和心思在上面。
张厚重这个指挥家,已经尽职尽责地督促乐队练习了一个多月,骂过很多次人,也悉心教导过他们。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样的大舞台上,青年交响乐团仿佛有神秘加成一样,大家的状态都出来了。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很多演奏家在舞台的表现,都会更精彩,因为知道这机会的难得。都特别珍惜。或许是肾上腺激素的刺激,也或者仅仅就是心理上的作用,交响乐团七十几号人都很用心,也特别投入,做到张厚重所说的以情动人。
都说交响乐曲是人类音乐的终极形式,钢琴也只能说是乐器之王,一台钢琴。和整个交响乐团的效果比起来,还是要逊色不少。
秦放歌这家伙又比较喜欢凑热闹,爱玩大场面,即便是钢琴协奏曲的前奏曲也不例外,要演奏出他要的那种大气磅礴,却又悱恻缠绵的感觉来,还真不件容易事情。
张厚重在处理这些情感的时候,还和秦放歌沟通过很多次。
特别对几位首席,小提琴首席,大提琴首席,以及小号首席的考验也特别大。
而她们这一个多月的苦练没有白费,国家青年交响乐团一出场,就震撼全场,优美的旋律,精彩的合奏,绝妙的配器,各种乐器的切入时间恰到好处,带给大家一种完全不同于钢琴独奏的感觉。
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交响乐团又演绎出一种妙曼多姿的味道来。
她们的演奏,也为钢琴的出场,做好了铺垫。
交响乐团声势在极致之后,经过主题的变化,渐渐销声匿迹,钢琴主角也在这时时候,华丽丽地登场。
带着一身强大无比的气场,就像秦放歌自己刚刚一样,一出场就炫目耀眼,夺人眼球。
奇幻无比的色彩,细腻优美的旋律,从他指尖流淌出来的音符深深敲击着众人的心房,让人惊叹不已。
秦放歌并没有炫技,演奏速度也不快,甚至连表情也很从容,但从琴键上,依旧传来奔流不息的美妙音符,内容丰富,情感充沛,一如秦放歌那旺盛无比的精力。
这个时候,交响乐团就退居幕后,有的团员就干脆停下乐器,慢慢欣赏他的精彩演出。
他们听过很多回,尚且如此容易沉醉,更别说台下那些之前从未听过的观众了。
普通的观众想得不多,美美地欣赏就好,感觉光是用看,就值